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祁门新闻 > 正文

古村风物焕青春

来源:黄山日报 2010-08-19 17:57   https://www.yybnet.net/

□ 陈昌奉

立秋已过,但高温不减。在祁门县闪里镇文堂村,村民们正趁着农闲修整村中的永锡祠堂。

该祠堂是祁门县历史最为悠久的祠堂之一,建于元代末年。前些年因为长久无人管理,祠堂破败不堪。去年,该村借助全市“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启动的契机,在村两委和几位退休教师、退休干部的主持下,利用村民集资、社会捐款、财政支持的办法,筹资100多万元,对祠堂进行了大修,同时,聘请到江西籍的修谱师傅,采取活字印刷的办法,对割断80年之久的文堂陈氏家谱进行重修。今年正月初四,在陈氏家谱续修成功之日,文堂村举行了最为古老和传统的祭祀大典。活字印家谱和传统的徽州祭祀吸引到许多专家、媒体的关注,新华社就此刊发新闻通稿,认为这是保存古代徽州文化的善举。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派出专家专程赶赴文堂对陈氏祭祀进行课题研究。目前,文堂村成为研究古代徽州文化的热点之一。对此,该村党支部书记王秋高深有感触地说:“一招棋出满盘活。我们文堂村通过‘百村千幢\’工程,不但保存了古建筑,最重要的是保存下徽州最为原始、传统、古老的文化。”据悉,闪里镇将把徽州陈氏祭祀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堂村是祁门县利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工程、复活光大徽州文化的一个典型。祁门地处徽州文化、皖江文化和赣州文化交汇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灿烂的地方文化。以绿色生态为核心的森林文化,以目连戏为核心的戏曲文化,以祁红为核心的茶业文化,以御医为核心的新安医学文化,四大文化体系交相辉映。文物古迹灿若群星,散落民间。近年来,随着黄山市对文化发展的重视,特别是“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工程的实施,为祁门县复兴光大传统的徽州文化带来了机遇。一些凝聚徽州历史风云、凸显徽州文脉的古建筑、古戏曲、古礼仪等等逐渐复活,并和当前的新农村建设、生态保护、文化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当今徽州乡村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黄山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不可或缺的元素。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目连戏是发源于祁门的一个古老剧种,在我国戏剧史上有独特的地位。但和其他戏曲一样,随着时代的变迁,目连戏的演出也有些冷落。去年,环砂村被作为全市“百村千幢”建设点之一。基于该村是目连戏故事《目连救母》的发生地,因此,镇村领导就确定了打造目连戏传承基地的核心目标,村里请来目连戏传承人担任教习师傅,在村里挑选了20多个青年男女,学习目连戏,恢复成立了目连戏剧团。同时,在村中恢复修建了放生池,对村头古木林进行了挂牌保护。毗邻的历溪村也不甘落后,利用村里原有的目连戏班子,结合历溪的旅游开发,把原生态文化和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在旅游团队需要的时候,演出目连戏片段,每场剧团可以获得800至1000元的报酬,确保了农民演出的积极性,又增加了历溪村旅游的看点。历溪村还是御医王碘的家乡,这几年,祁门县结合本县优良的生态、丰富的药材资源,和多达19位的御医名人,大打“中国御医之乡”品牌,历溪村抢抓这一机遇,结合旅游开发,筹资200多万元,兴建了御医展示馆,塑造祁门御医群像19座,收集几十件和御医文化有关的资料文物,做强做大御医文化。闪里镇坑口村则借助新农村建设之机,大力改善村中基础设施,修缮国宝古戏台群和陈氏宗祠。

新闻推荐

红色老区的绿色之路

可以既不破坏环境,又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吗?答案是肯定的!作为红色老区的祁红乡,近几年来,在保持着森林覆盖率92.4%的情况下,取得了三年内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了近一番、两年内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了...

祁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祁门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古村风物焕青春)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