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黄山 今日歙县 今日休宁 今日黟县 今日祁门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今日黄山 > 正文

与灵魂对话 读弓车《黄山诗草》(组诗)

来源:聊城日报 2021-12-03 10:26   https://www.yybnet.net/

■翠薇

诗歌写作,其实是对尘世感恩的方式。

诗人弓车在诗歌里立身,用笔尖与万物对话、交流,他是通灵的人。

他写云、写山、写烟、写峰,一枚枚名词、动词都是生动的、流淌的、跳跃的,柔软或者坚毅,明亮或者温和。或者说就在光线的半阴半阳之间,枝叶的半明半暗之间。他反对黑是黑,白是白。任何事物都是变化的,能翻转的,在黑白之间流淌、跳跃的多层次、多色彩,也许更接近于某种真实。

“不能开门/门外是壁立千仞的雄浑诗句/打开门/它们就会跳进来/倒在我写诗的稿纸上/让我来不及押上韵脚。”

山峰被赋予了神性、人性,山峰是诗句,而且是雄浑的诗句,山峰是会动的、会跳的,它能跳到房间里,倒在稿纸上,成为他不用握笔,被意象牵过来的诗。

不是常理描述,他有独特的视角,总能寻找到新的角度。奇异的表达,有时就是一种耳目一新,对认知的颠覆。

爬过黄山的人,哪个不被黄山的雄奇折服,他却敢说:“山也就是这么高了/咳,山也就是这么高了……”说了一遍,又重复一遍,加重语气,却又似乎漫不经心:

“这山根本就不如一首诗高呀!”

言外之意,黄山太矮了,矮过我,矮过我的一首诗。待读完,细细想来,又被他的文笔折服。他已经走到了极顶,已经走到了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他是用反衬法,黄山高,他的诗更高。

细细看,每一个字也都是平常的字,每一句话都不突兀。但是,经过组合,这些字就长高了,高过了黄山,就有了气韵,生动如飘逸的黄山云雾。虽然也是登上黄山之后的感受、感悟,却并不是简单的咏物诗。其中有他自己的情感模式,思考方向,心灵轨迹。从字数不多的诗句里,读到的依然是黄山的巍峨与雄浑,气势磅礴、雷霆万钧,时而豪放如排山大浪,“我们把我们自己抛了来/抛到1800米以上的高度/从此以后/黄山/又多了十几块奇峰”;时而是细腻如杨柳拂面,“吸口烟,吐出去就是云了/喝口水,瀑布就在胸中飞挂了/脱下一件多余的衣衫/把周围的奇峰/一 一摆在上面/就成了一顿最丰盛的野餐了”,运用排比、夸张、借代、对比,没有生硬、隔阂,顺理成章。

用灵魂关照灵魂。物与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唯有爱,是万物之间的黏合剂。走到黄山,他就是他们。用细心和耐心关照黄山了,他就是黄山上的一块石头,就是山间飘荡的一缕云迹,就是一座被尘世抛过来的奇峰,就是迎客松身上的绿叶和虬枝,就与黄山融为一体。唯有走近,身临其境,深切体会,才会与自然无缝连接。

手法上作者最擅长使用排比句。《夜宿黄山脚下》《在黄山极顶》《飞来石》《迎客松》《黄山松》,这几首诗里面,都有长长短短的排比,造成一种气势,一种干练与酣畅。

美国诗人威廉·斯塔福德说:“如果你允许诗和你一起生活,你对周围世界的每一瞥都将是一种拯救。”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他的《林中路》中这样写道:“只有诗人才能愉快地感受一件事物的美,感受到隐藏在事物内部的美的神秘规律。除他以外,谁也不能给我们传达美的魅力。”

美,原来就在那里,上帝将一切都摆放在那里了,就在等待发现。“神造了世界与人之后,就再也不干预人间的事了,他只是看着。”

让心宽大,这是最丰富的生命状态。大隐隐于市。虽然没有避开繁华城市的车马喧嚣,却是在内心修篱种菊。

作为专业作家,一辈子与文字为伍,一辈子在诗歌里滚打摸爬,他的文字是形而上的。随着一本一本诗集的出版,他自己说,每一本的风格都不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认知的变化,写作风格也会有所改变。假如,出了一本新诗集,这一本与那一本,有雷同与相似的诗风,是可怕的。看不到一个人在上升中的呈现,是可怕的。

不擦肩而过,不侧目而视,心里装着的都是风景,精神富足的人,眼睛里看见的都是万物之间的美意。越写,却是越低调,就像张爱玲所说,低到尘埃里。与一朵花为伍,与一片云为友,到隔壁的唐朝与李白将进酒,与李贺共饮……纯粹的诗歌,只与灵魂对话。就像他在诗集《平芜尽处》的前言《退》里说,退回蚯蚓,退回白云。这是处世法则,是一种生存状态,更是他的写作状态。

万物都是镜子。内心澄澈,表现出来的诗句就是澄澈;内心有行云流水,表达出来的就是流水行云;内心豪放,表达出来的就是豪放。看到黄山,写出来雄浑的诗歌,说明内心里装着的都是雄浑。

读一本书或者是一组诗歌,如果认为写得好,常常是不舍得一下子读完,中间总要停下来,反复看一看,想一想其中的味道、奥妙、气质、品质,再接着读,反复读,被其中的气场一次次打动。就像变化的万物,每读一次诗歌,心境同样是变化的,其感觉都是不一样的。犀利、奇崛,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眉毛可以被风霜染白,头顶可以下雪,皱纹可以画在额头,牙齿可以脱落,一个人的心灵却是可以一直住在春天里。幸而为诗人,有铁钩银划之笔洋洋洒洒。

二十年前的这组诗歌,与现在相比,多的是锐气。诗人有坚定的自信,当站在黄山极顶,就蛮有信心地说:这山根本就不如一首诗高!说黄山没有他自己的诗高,说自信,不如说瑰丽的想象更让人觉得妙不可言。

“母亲/为我盛上一碗嘱咐/又一碗祝福。”每一首里面都有奇崛的句子,似乎都是信手拈来。

“信手拈来”这个词,我记得多年前给诗人写过的一篇评论中曾经用过,现在用起来依然是适合。诗歌不因岁月流逝而显现沧桑,相反,还会越来越圆润和剔透。

没有谁天生就是一个诗人,都是天分加后天努力的结果。他曾经这样鼓励过其他诗友:要殚精竭虑,要废寝忘食,提高阅读量和写作量……当然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

假如同样一场旅游,也许会有这样的感觉:你觉得他写出了你想写没有写出的;写出了你想写却写不出来的;写出了你想写却不会写的……

好作品,文字会发光。文字,会变成个人的翅膀。

新闻推荐

黄山市3家企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入选第五批安徽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日前,由安徽省总工会开展的评选第五批安徽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活动揭晓,经基层推荐、专家评审、会议研究、社会公示等...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又到甜酒飘香时2021-12-03 10:05
评论:(与灵魂对话 读弓车《黄山诗草》(组诗))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