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王泽佳
像一滴浓墨滴入清水,晕染出一抹色彩;似一尾锦鲤跃入浅池,搅起一层涟漪。一股股绿褐色的清芬从龙芽凤草中弥散开来,仿若玉屏峰上的云雾携着霞光坠入人间,染了茶汁,香了茶室,韵了徽州。
我的家乡在屯溪,隶属徽州。这里的茶树孕育山川之灵秀,秉承日月之精华,长于高山幽谷,终年云雾缭绕,无严寒侵袭之苦,无酷暑炙热之忧,加之精湛的采制工艺,徽州遂成名茶荟萃之地。其中祁门红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位居中国十大名茶之列。
徽州人爱喝茶,管喝茶叫“吃茶”。“饭可不食,茶不可少”,茶已是徽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黄山人,我们一家人都嗜茶如命。茶于我而言,更是一份愈精炼愈好的必要存在。
我的美好一天是从茶开始的。到办公室上班的第一件事便是沏茶,一杯清茶便将我这打工人的能量给充满了,喝毕便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每个周末的早晨,我都坚持早起。洗杯、温杯、投杯、注水,每一道程序都是一首清新的唐诗宋词。取出从老家寄来的黄山毛峰,只见它们身姿渐展,汤色碧莹。芳香流溢,我的心境亦芳菲温软。忍不住轻啜一口,不急于下咽,而是舌尖轻抵上颚,向内吸气,茶汤在口中快乐地跳跃、翻滚,顿时香生两颊。入喉一路流淌,熨心帖肺。干茶深绿,闻之有幽香,经水后渐见嫩绿俏芽,峰显毫秀,片片分明,舒张如剑,状如雀舌,载沉载浮,如娇俏少女在月色下灵动轻舞。口感醇和温煦,待入喉后再想细细品味,却已似着非着,似杳非杳。品饮之后,人有荡胸涤肺之感,可领悟“天人合一”的真谛。
我将沏好的茶端给母亲。她由于当年下放在黄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里,故深谙茶道。通过闻香和入口就会知道杯中茶的大致采摘方位;又能说出某日天气朗润,采摘时,兰花刚好吐芬芳,泡好的茶也就沾了兰草香。喝茶闻香,似回味似水流年。母亲回忆到下放的那五年,每年的清明、谷雨时节,细雨霏霏,像无数节珠子从天空中落下,又像一根根细小的针直插泥土。茶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舒展着绿油油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此时,逶迤起伏的大山深处有她们知青采茶的身影。采摘茶叶时,她们听见山泉的叮咚声,入山花气深,隔涧人语响。于是女知青们忍不住作小儿女情态,泼水溪边,涤洗双手。她们也将新的希望由茶而寄托。听着这些悠悠往事,一杯原本静寂的茶就有了故事。在我看来,品徽茶是母亲对于青春记忆的收藏。
午间,诸事停当。我爱泡上一杯屯绿。它外形匀称,结构严谨,乌绿如玉,似山野村姑,透出一股原质的鲜灵香韵。冲泡时色泽灰绿淡润,汤色清郁,闭眼深呷,沁人心脾。隔着玻璃杯,看得到满园春花春树婆娑。映衬出午后时光里的温暖情愫,让我疲惫的身心随着隐隐茶香沉醉着。我十分钟意这种惬意的时光剪影,可抵十年的尘梦。
结束了一天的紧张工作,傍晚回到家中,坐在露台上。有风吹过,枯叶或花朵落在书页上,暗香浮动氤氲茫茫,若有若无,有云移过远处山梁,有雨落入池塘。独依窗下,在行云流水的琴音中,一边品着隽永、绵长的茶,一边读着苏东坡的词。吟啸徐行,竹杖芒鞋,也无风雨也无晴;此身非我有,江海寄余生;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他犹如一只自由的蝴蝶,在曲折的命运中,从容不迫,苦静凡放。我在独饮的自在里,与之神谈一番,遥祝一杯。只觉心素如简,陶然静美,天地隐退。无需远足,眼前着景的便是诗和远方。
写这篇文章时,秋日慵懒的阳光投在我身上,秋风中夹杂着清清浅浅的桂花香。此情此景提醒着我,一壶醇香悠远的徽府茶正是我不可或缺的心灵慰藉。于是我临时起意,订下次日的高铁票,回到我魂牵梦萦的故乡——徽州。
新闻推荐
孙勇主持召开市政府专题会议强调深入挖掘黄山非遗亮点特色打造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范本
本报讯11月6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勇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展陈大纲汇报,共同探讨非遗展...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