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前三季度,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保持复苏向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90.4亿元,增长11.3%,增速为2013年以来同期最高,连续两个季度超全省平均1个百分点以上,为实施季度核算以来首次。
生产形势总体良好,供给侧改革趋于巩固。农业生产实现丰收,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9.6%,同比提高7.8个百分点;粮食生产好于往年,预计秋粮总产可达29万吨;茶叶产量、产值分别增长7.7%和9.5%。工业生产质效齐升,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6%,高于全省3.3个百分点;工业税收增长15.6%,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26.2%。服务业持续复苏,旅游业恢复到2019年同期八成左右,带动相关行业加快回暖,全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均保持20%以上增速,除住宿业外,其他三个行业销售额已超2019年同期水平;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增长57.1%、保持全省首位。
有效需求不断扩大,发展动能持续增强。项目投资稳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5%、高于全省4.1个百分点,264个省级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较快。内外贸双轮驱动初步构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5%,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45.1%和56.6%,进出口总额增长32.4%,外贸进出口形势良好。新兴业态发展迅速,数字化带动消费结构调整,直播消费市场、线上平台业务等新兴消费持续扩大,网络商品零售额增长80.8%、高于全省53个百分点;全市跨境电商主体发展到37家,交易额增长73%。
持续服务实体经济,“双招双引”纵深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根据省营商环境监测数据,上半年纳入监测17项指标中,2项居全省首位,12项居前8位,其中政务服务前移6位居第4位;“四千工程”深入实施,市县两级共选派干部992人,入驻服务重点企业(项目)492家,解决企业诉求657个;通过“体悟实训”引进项目295个,总投资额393.8亿元。“双招双引”加快落地,全市新签内资项目412个、到位资金340.3亿元、增长19.9%,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2个、同比增加21个;深入开展“引凤回巢”“智汇服务”“四海揽才”“徽聚百工”等行动,营造良好人才生态,引导各类人才助力黄山发展。
创意创新引领发展,重点产业多向发力。创意赋能产业发展,积极打造新安夜市、花山世界等夜间经济创意新业态,打响“创意黄山、美在徽州”城市品牌;举办“创意黄山·点亮未来”亮相大上海、美好安徽·云数字峰会、“迎客松”杯创意创新创业大赛等重大活动,打造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创新动能不断聚集,最新公布的2020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增长24.1%、居全省第3位;(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新设立战新招商、智能制造、绿色发展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1.2%。重点产业支撑明显,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全市395户绿色食品、汽车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重点产业规上工业企业,前三季度实现产值304.4亿元、增长22.2%,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6.3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优势彰显,民生事业保障有力。绿色发展底色明显,三季度当季,环境空气质量全国排名第3,地表水断面、饮用水水源地保持100%达标,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绿色发展持续推进。民生保障支撑有力,前三季度民生支出112.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居民收入继续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生活相关的消费价格稳中有降。就业基本稳定,重点群体就业得到保障,城镇新增就业1.98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胡利龙朱西敏·
新闻推荐
本报讯10月19日,经黄山海关监管放行,黄山市迎客松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5.2万升啤酒顺利装运,将经浙江宁波海运出口东...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