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黄山 今日歙县 今日休宁 今日黟县 今日祁门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今日黄山 > 正文

繁华写尽,高原泊舟 小记孟繁华水墨大写意个人作品展

来源:黄山日报 2021-05-26 05:10   https://www.yybnet.net/

□方伟

与绘画结缘

第一眼见到孟繁华,很难将他同画家的身份画上等号,因为他没有世人通常印象中画家那种特立独行,但就是这样一个朴实无华的老男人,内心却有着广阔的天地,那里有雪山、草原和茫茫荒野,有一头头野牦牛在风雪中的奔跑的身姿……

祖籍辽宁抚顺,1965年出生于青海,孟繁华现为西藏自治区美协会员、拉萨市美协理事,多幅作品被西藏牦牛博物馆、拉萨市文联等多家单位及海内外人士收藏。说起这些头衔,孟繁华淡然一笑,说“还是要靠作品说话”。

孟繁华自幼酷爱绘画,但是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培训。“家里人都没有画画的,我就是自己喜欢。”孟繁华说,青少年时期他生活在青海一座名为乌兰的小县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小县城大抵都差不多,几乎没有什么美术培训班,爱好画画却无从学习的他,常常到县图书馆去借美术类的书来看,有时看到报纸上刊登有绘画作品就剪下来,带回家对着画。直到上了初中,他遇到了一个汉语名字叫吴星的蒙古族老师,吴老师曾在青海师大进修过两年美术专业,孟繁华在跟随他学画后,才正儿八经开始知道什么叫美术。孟繁华开始跟着吴星画了两年的素描,后来又跟他画油画,“他的油画,包括书法,我那时候崇拜得不得了。”也正是这次跟着吴星老师的学习经历,让今后的孟繁华花鸟、虫兽无所不擅,工笔、写意挥洒自如。

2002年,孟繁华第一次去到西藏,雪域的山水和独特的人文风貌,让他恍然寻到了梦中的家园。“西藏给我的感觉太舒服了,这是一个让我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这里让我的心变得静了下来,人也慢慢变得纯粹起来。”孟繁华说,在去西藏之前,他也曾有过大多数人一样的心态——想赚钱、想出名,但是到了西藏以后,这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心里沉实、安静了,就一门心思想着怎样画好画。于是,孟繁华就开始在拉萨常住了下来,而这一住就是20年。

与牦牛相识

机会总是留给一直坚持并时刻准备着的人。2003年,孟繁华在拉萨开了一个书画装裱店,慢慢就接触了拉萨书画方面的一些人。2004年前后,在朋友的介绍下,他结识了国家一级美术师余友心,并拜其为师。“因为余老师也画牦牛,我也喜欢牦牛,所以有意识地学着他画。当时我感觉自己画得很美,感觉跟余老师画的也越来越像,所以有点自我陶醉。”孟繁华说,跟随余友心学了几年后,2010年他陷入了画风跟随师父亦步亦趋的怪圈。余友心的牦牛在传承吴作人技法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色彩华丽而富有装饰美,孟繁华虽以单色水墨呈现,但画出的牦牛却像是从余老师家“牵”来的。

如何摆脱余老师的画风,成为孟繁华日思夜想的头等大事。为此,孟繁华做了许多尝试,收集牦牛照片,到牦牛群中写生,但笔下的牦牛依然是以前的样子。后来,孟繁华开始独自驱车前往阿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等地,为的就是去看野生牦牛,感受野生牦牛的那种狂野奔放的“势”。

“第一次见到野生牦牛,对我而言,已经不能用震撼来形容了,我当时简直给吓坏了。”回忆起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野生牦牛,孟繁华至今心有余悸。那是一个秋天,孟繁华驱车进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远远的,他看见一个黑点,意识到这是野生牦牛的他,立即熄火停车,抓起相机就冲了上去。“在我的印象中,牦牛是食草动物,一般是很温驯的,所以就没有意识到危险。”或许是第一次见到野生牦牛太过于兴奋,孟繁华悄悄靠近不断地按着快门,越走越快,离野生牦牛也越来越近,到了大概相距只有50米左右的时候,他被野生牦牛发现了。野生牦牛转头走来,喘着粗气,一双大大的眼睛怒视着,前蹄还不断地抬起落下,“咯噔咯噔”地撞击地面,似乎正在蓄势,随时会冲上去对付这个闯入它领地的人。孟繁华第一时间蹲在地上,慢慢地调转方向,默默地深呼吸,假装看着远方,用余光观察着这个庞然大物,准备在野生牦牛冲过来时撒腿就跑。野生牦牛走了几步,感觉没有什么威胁,眼睛却依然盯着闯入者。就这样,人与牛之间僵持了大约半个小时,野生牦牛才离开了,而孟繁华的额头早沁出了细细的汗珠。“这头野生牦牛足足有2米多高,目测有1吨重,那种被它发现后盯上的感觉让人害怕极了。”这次探访,野生牦牛的形象深入孟繁华的脑海,野生牦牛体型的彪悍和凶猛,还有那奔跑的气势,赶走了一直徘徊在他笔下的家养牦牛形象。于是,专攻野生牦牛为孟繁华开启了自己新的艺术道路。

与徽州相遇

自从找到了自己绘画的主题和方向,孟繁华就和牦牛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断研究家养牦牛与野生牦牛的差异,了解野生牦牛的性格和脾气、生存环境。水墨无骨牦牛画法,让“高原之舟”的牦牛在寥寥数笔之间似要跃出宣纸,这不仅是技法问题,更要对牦牛的生活环境有感同身受的体验。为此,孟繁华经常深入青藏高原的无人区,感受高天厚土之间野生牦牛的奔腾与安静,感受在高寒恶劣环境下它的守望与豁达。

渐渐的,孟繁华领悟到,野生牦牛之魂不仅在无人区,更在这片雄浑的土地上。为了将野生牦牛之魂展现在画卷上,孟繁华开始研究青藏高原的地理、历史以及藏族艺术史等能让他全面了解这片土地的东西。有了这些体悟,野生牦牛的精神开始流露,在鹅毛大雪中昂然行走,在湖水边凝视夕阳,在乌云密布下奔跃……孟繁华的水墨表达,让野生牦牛这一伟大的物种,在中国画里生活,让它的喜怒哀乐,从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卷跃入你的眼里、心里,被人所铭记。

久而久之,熟知孟繁华的朋友们,送他了一个名号——“孟牦牛”。

孟繁华说,这次办画展,是他第一次来黄山,是他的一次文化寻根之旅,“黄山是徽学的发源地,这里是文房四宝的故乡,有著名的歙砚、徽墨、宣纸。如果有可能,我还想将大写意水墨野生牦牛画与徽州瓷器来一次牵手,尝试创作大写意水墨野生牦牛的徽州瓷画。”孟繁华坦言,虽然是第一次来,但是黄山给他的感觉非常好,“这是一个让你来了就不想走,来了还要再来的地方。”

孟繁华这次一共带了40余幅画作展出,其中绝大多数为野生牦牛主题,也有少量野驴、野豹、野马等野生动物题材的,都是大写意画法。牦牛,被世人称为“高原之舟”,被藏人称为“垂天之云”,是雪域高原的生动符号。10多年来,孟繁华从之前的花鸟、虫兽、山水、人物无所不画,到现在的专攻大写意水墨野生牦牛,可谓“繁华写尽,高原泊舟”,“高原之舟”野生牦牛成了他艺术道路的“泊舟”之处,未来,他还将坚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新闻推荐

花博北园分内环外环 还有小火车可以乘坐

花博园小火车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邓玲玮摄花博会期间,花博园内为游客提供便捷的电瓶车观光服务,站台上可排队购票、上...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这条路 好走啦2021-05-26 00:46
以练备战筑牢防线2021-05-24 02:17
评论:(繁华写尽,高原泊舟 小记孟繁华水墨大写意个人作品展)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