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徐光明
人与人相识相处,是讲究缘分的。我和石祥强教授在一起,就有这样的感觉。
石教授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为安徽省油画学会副主任,其作品曾多次入选国家级美术展,荣获多项省级、国家级大奖,并被国内外多家美术馆和个人收藏。为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石教授来到我们学院艺术系,组建绘画大师工作室。
石教授来到学院后,只身一人住在学院提供的公寓。他每天早早去工作室,下班走得很晚,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和工作中。
为了不让石教授感到孤单,我一有空闲,就去教授工作室转转,一方面陪他说说话,另一方面也好当面讨教油画方面的知识。
石教授的作品,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扉,冲击着我的灵魂。他的《安庆起义》,一眼看上去就仿佛让人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岁月,让人听到那百年前的壮歌;《煤矿工人》,表现了挖煤工人的辛劳,也表达出了煤矿工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热爱;《黄山秋韵》给人的感觉,不仅在表现金秋的靓丽,更是在对当下美好生活的赞美……他在用作品和我们对话,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他心灵的写照,都是他独特的视角下的灵性表达。看着他的油画,越看越有味,越看越舍不得离开。
我根据学工部门的工作特点,提倡同事们每天提前十分钟在校园巡视,体现与学生同在,遇到问题及时解决,进行“走动式”管理。我几乎每天在上班路上都会与石教授见面并相互问候。看得出来,教授对我这种工作方法是认可的,他鼓励我说:“你工作真认真!每天都带大家巡查,真负责任!”在教授的点赞鼓励下,我更加不敢懈怠,天天坚持。我和教授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默契,上班前五分钟定要在校园的大道上见面,相互鼓励,相互督促。
石教授对学校的工作也越来越有感觉,大家也都非常尊敬他,也非常喜欢和他在一起,学生也是如此。前年,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评估开始了,这对高校来说,可是一件大事。当专家来到他工作室时,他亲自介绍,大声说道:“学院绘画工作室的建设,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二是为青年老师提供学习交流提升的平台,三是对外提供交流技艺的平台,校外的大师经常来院在此交流,献技献艺,师生观摩,相互切磋,共同提高。”一番言语,博得了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这一次,也进一步改变了学院多数人对石教授的印象,感觉石教授平时温文尔雅,藏技于身,藏情于怀,从不流露,但在关键时候,石教授还是能够站得出来,顶得上去。
时光日复一日地流过,我们和教授在一起工作转眼近三年了。去年深秋季节,我突然感觉好多天没见到他了,一打听,原来去黄山写生了。
终于等到他写生归来,早上八点,我们在校园又相见了。我说:“您这次写生时间好长,我们非常想念您,也想看您的画。”教授笑道:“你喜欢什么样的画?我回头画一幅,送给你。”
这次我没有拒绝,欣然接受,并笑着回答道:“那好,这样您今后出差外出,一时见不到您,我看看画就如同见着了。”
教授言而有信,马上就准备创作,问我希望他画山水还是人物,我告诉他,去年暑假我到新疆旅游了一趟,对那里的风光难以忘怀,充满眷念。教授道:“好,那就画高山、草原、牛羊!”呵呵,这些元素,正合我意。
那时已经是冬天了,又是学期快结束之际,石教授工作很忙,事情很多,我告诉他不着急,等时间闲点再画。
随着全国疫情得到控制,各地高校陆续开学,石教授也回到了他熟悉的校园。那天,石教授将他创作完成的油画赠送于我,只见画面上:巍巍的高山,辽阔的草原,静静的湖泊,奔驰的骏马,远近相宜,动静祥和,令人遐思,让人神怡。我爱不释手,无比激动。
这不是一张普通的风景画,她凝聚着我和教授在工作中结下的友谊,体现着他对我辈的关爱与期望。同时,这张油画又是石教授为人忠厚与仁爱情怀的结晶。我会倍加珍惜之。
我把油画挂在办公室的正上方,每当工作倦怠时,我便抬头仰望油画,仿佛感觉石教授时刻在提醒我,要心中有爱,真诚做人,踏实做事。
石教授赠我的油画,我要永远珍藏,且悬挂于心中。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给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出了新的挑战。黄山区法院主动...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