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怡玲至今还保留着以前采茶工居住的房舍。图片由焦怡玲提供
在怡凤茶庄前,炒茶师傅展示传统手工炒茶。 姜蕊 摄
近年来,焦怡玲推出市民游茶山、体验茶文化活动。图片由焦怡玲提供
工人们在焦怡玲承包的茶山上采茶。图片由焦怡玲提供
■ 本报记者 姜蕊
一杯茶,一本书,品味惬意的午后时光。茶为国饮,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更是我国的国粹。从采茶少女到拥有自己茶山、茶厂的企业老总,一路走来,焦怡玲用自己的经历见证了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如今,她更是希望在经营业务的同时将传统茶文化传承发扬下去。日前,在顺安镇的怡凤茶庄里,记者采访了焦怡玲。
难忘的采茶经历
“我的父亲是黄山人,他年轻时来铜陵一座矿山工作,与我母亲相遇,才有了后面的故事。”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焦怡玲坦言那是一段难忘的日子。“11岁之前,我一直留在黄山老家那边,那时候懵懵懂懂,只知道当时黄山的茶叶远近闻名,父亲单位的人常常让他从老家带茶叶。”焦怡玲说,当时家里的生活条件比较差,每到采茶季节,家里的兄弟姐妹都会赶回去采摘茶叶、炒茶、卖茶,贴补家用。
“那时候我们虽小,但常常趁着节假日帮助大人采摘,上山的路很差,周围杂草丛生。”那段采茶经历焦怡玲至今仍历历在目。“上山都是小路,崎岖不平,既险峻又难走,可谓‘上山气喘,下山腿软’。不仅如此,上山和采茶过程中,还有可能遭遇蛇虫鼠蚁,我就常常在采摘过程中被虫子蜇伤,即便如此,大人给我草草做些处理后,又继续采茶。大家一般会在山上忙活一整天,随身带几个馒头,中午凑合着吃。”焦怡玲说。
黄山到铜陵的交通变迁
从铜陵到黄山,再从黄山回铜陵,为了兼顾家庭与工作,在焦怡玲印象中,父亲常常两边奔波。三十多年前交通并不便利,父亲往返的交通工具从一开始的三轮车、拖拉机,到后来的中巴车。“我还记得父亲带我回铜陵时,坐在颠簸不已的拖拉机上,一坐便是好几个小时,下车时整个人都被颠麻了。”焦怡玲说,长大一点,往返铜陵黄山的中巴车开通了,不过那时候的车辆比较小,满车浓重的汽油味,坐起来很不舒服。
近年来,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铜陵与黄山不仅通高速了,村子里的小路也修得宽阔而平整了,拥有私家车的焦怡玲坦言,不仅是往返两地的时间缩短了,全程开起来也特别舒适。
机械化让制茶效率大大提高
大学毕业的焦怡玲工作几年后,始终忘不了对茶叶的情愫。于是,她决定创建茶庄,从刚开始的十几平方米的小铺,凭借她和家人的努力,一路发展,不仅将茶庄规模扩大,而且还利用黄山产好茶的地理优势,在家乡承包茶山、开办茶厂。从过去自己采茶,到如今拥有茶山、茶厂,聘请工人采茶、炒茶,焦怡玲亲历了“茶生活”的变迁。“首先是通往茶山修了一条好走的道,过去好几个小时的脚程,如今摩托车可以开到山脚下,再从修好的道路步行上山。”焦怡玲还介绍说,以往采茶过程中没有休息的地方,而如今,山上搭建了一座小屋,可以供采茶工人休息、就餐。
茶厂流水线般的炒茶设备一应俱全,每天可炒制300斤左右的茶叶。“手工炒制特别慢,而且炒出来的茶叶不好看,而机器炒制茶叶不仅效率高,而且更干爽。”焦怡玲介绍说。
不忘公益,弘扬茶文化
如今事业有成的焦怡玲除了照顾生意,还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茶文化的传承和公益活动中。“每年春茶上市之际,我会组织客户前往黄山体验茶叶从采摘到炒制的整个过程,同时在泡制茶叶的过程中向大家普及中华茶文化。”焦怡玲说,前不久,她曾组织顾客在茶庄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炒茶品茶”公益活动,“我们茶庄能有今天,除了一路走来的艰辛,还要得益于社会的支持、经济发展的推动,所以我们深知还肩负着社会责任。”焦怡玲说。
新闻推荐
黄山超港工人在生产面点食品中心城区挂牌的旅游餐饮食品放心店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三小”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资料图)编...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