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老艺术家 九行随着疫情的有所缓和,亚洲、欧洲已经进入“试探性”开放阶段,想复工复产,又怕被病毒追击。
于是,出门,成了那条想伸出又缩回的腿。
快被憋出“自言自语”和“人格分裂”的人们纷纷各显神通:站要站到圈里,过马路要大步跨过,就连野餐,也要吃得疏远无比......
△印度汽车站,一妇女抱着小孩在圈内等待巴士/PTI
人人“圈地自牢”已经算不得什么新闻。
这不,最近美国马里兰州大洋城就搞起了“轮胎餐吧”。
自5月15日开始,马里兰州已经逐步有限开放餐馆、美容院和礼拜堂,为了满足人与人之间保持“六英尺(1.8米)”的距离条件,这家餐吧只好把人套进“车轮”。
△美国的“轮胎餐吧”/微博
肥大的餐桌,魔鬼的步伐,为了喝口酒,变成蹒跚学步的婴儿又算什么。
毕竟,在后疫情时代,这个世界已经在“重新开放”的边缘,不断试探。
为了复工,旅游业有多拼
受疫情影响,旅游是第一波被冲击的行业。
大概是苦了太久,当“出门”的曙光开始照到一点头上,他们都不介意用尽浑身力气让人们保持安全距离,以祈求稳妥复工。
湖南岳阳平江石牛寨景区,给游客发了“一米帽”。
别看人人的头顶上都五颜六色,像极了幼儿园春游,这个帽子让你在景区旋转跳跃都保持一米距离,既呼吸了新鲜空气,又保持安全距离,比起人山人海,确实欣慰了不少。
△湖南景区给游客发放“一米距离帽”/微博
而河南开封的某景区,就发明了“帽翅隔离法”,让身穿宋服、头戴1米多长的大宋官帽提醒游客保持距离。
纽约的多米诺公园则选择直接给人画了个圈。
在公园内画30个圈,每个直径2.4米,就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无论野餐、晒日光浴游客都得在圈内完成。
还真别说,场面颇为壮观,还治愈了强迫症。
△纽约的多米诺公园/dezeen.com
至于餐厅,又怎么轻易认输。
戴气球帽、用熊猫玩具间隔这些常规操作已经让人看不上,荷兰一家餐厅就真的可以作为“教科书式”的典范。
在阿姆斯特丹Oosterdok街区,有人在运河边用玻璃做成了五个小房间餐厅。
△超浪漫的荷兰岸边餐厅,既保持安全距离,又能欣赏美景/ RLI
每个房间只能容纳2-3人,距离为2米。
上菜是用长板子,每个服务员都得戴上防护面具,把小门一关,舒坦了,这个房子就是你们的小天地。
△强烈建议,就算没有疫情也要这样吃饭好吗
当然,荷兰人用“长木板”这这种方式上菜吃饭,也不是没有翻车过。
比如,把控不好长度,就会发生“衣服先吃”的悲剧。
而楼上倒酒,就直接把悲剧升华了一个高度,还不如直接洗个澡。
要是吃完饭想看个电影,也不是没有办法。
虽然影院现在还不开门,但露天电影院可以啊,用车来隔离自己就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德国,人们就用“得来速(不下车)”的方法看电影。
△用“得来速”方法看露天电影/ Atlas Obscura
开车来,在车上看完,开车走。
全程封闭,不用和任何一个人接触,又可以享受大屏幕大音响的刺激和快乐,爽。
牧师们也被这种方法激发了思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营业方式。
祈祷完要用圣水受洗?别急,我用水枪给你挤一挤,你待在车上就好。
△底特律一名牧师用水枪向教徒喷射圣水/推特
就连航空业,也不甘落后。
一家拥有40年经验的意大利飞机座椅公司,就以“古罗马双面神”为灵感,设计了一款新型飞机座椅。
座椅一排三个,中间的为反向设计,每个座位还加了透明的防护罩,再也不怕飞沫传播。
△新型飞机座椅/wusa9.com
而在火车站,早已画好一个个圆圈。
在巴黎北站,人们需站到圈内候车;在泰国的汽车站候车室,乘客也要相隔一个座位落座。
△巴黎北站 / REUTERS
△泰国某汽车站 / QUARTZ
一切,看起来井然有序。
但他们还是太小瞧人类的天性了,人类最能守住的规矩,往往就是不守规矩。
一瓶酒,足以打破所有秩序
为了远离病毒,世界各地人们都在绞尽脑汁保持距离,当你以为一切步上正轨时,一瓶酒就足以打破你的幻想。
自5月4日起,印度逐步开放全国酒类商店。
德里、诺伊达、班加罗尔、加尔各答、孟买和斋浦尔这几个城市的人们纷纷涌向酒类商店。
△人们已经完全忽视门外的六英尺距离圆圈,大排长龙 / PTI
冲击、拥挤,大排长龙、密密麻麻。
一些不守规矩的顾客甚至和当地警察发生冲突,场面一度陷入混乱,十分生动地诠释了“我买的不是酒,不过是一口寂寞。”
△印度当地警察对社交距离的执行非常严谨,无论国内外人 / PTI
至于印度当局设定的一些标准,如“任何一家酒类商店不得超过5名顾客”“商店外应标出6英尺距离的圆圈,顾客需站在圈内排队”等等......
在酒面前,让这些条条框框见鬼去吧。
就在5月25日(周一),印度试图恢复国内航班,结果航站楼大排长龙,导致上百航班在起飞前几小时甚至前1分钟取消。
△印度国内航班恢复后场景 / GETTY IMAGES
再加上一些地区实行“晚上7点-凌晨7点”的宵禁,让机场的人们无处可去,更加剧了这场混乱。
随着疫情的缓和,不少国家已经放开封锁,据《纽约时报》5月13日报道,全球至少12个国家开始“有限地放宽限制条件”。
印度允许在几乎没有或没有已知感染的地区恢复商业活动,当地交通和婚礼等的活动。
黎巴嫩重新开放了酒吧和餐馆。
德国自3月中旬以来,动物园,博物馆,理发店和理发店逐步开放。
△5月25日,米兰火车站场景 / 《纽约时报》
尽管各国的“试探”已经表现得十分严苛和克制,但混乱的画面还在世界各地你追我赶似的轮番上演。
就在上周,欧盟刚宣布“开放内部边界,指导恢复旅游业”,所有人立马冲向了海滩。
△重新开放后的荷兰海滩,密密麻麻全是人 / 美联社
对阳光的渴求让他们忘记了病毒的存在,人人带着最灿烂的笑容在海边争相“下饺子”。
迫不得已,法国紧急宣布关闭5个海滩,荷兰关闭了前往度假小镇的道路,西班牙地中海小镇每天只允许5000名日光浴者进入......
△解封后的欧洲,游客重回海滩 / 微博
而在大洋彼岸的另一端,情况也不容乐观。
同样在上周末,恰逢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一些州放宽了对海滩和游泳池的限制,人们迫不及待地涌向海滩、湖边和公园。
△上周末,人们聚集在德克萨斯州阿兰萨斯港的海滩上 / 美联社
而在多伦多,“上万名市民不戴口罩扎堆公园”成功登上微博热搜。
在解封的首个周末,人人就像脱缰的野马,完全忽视了2米以上的社交距离,连市长也被抓包不戴口罩与市民侃侃而谈。
△解封后的首个周末,多伦多公园人满为患 / 微博
但也先别急着批判别人。
曾几何时,这熟悉的一幕也在黄山景区上演,人人人从众,一眼望去,全是数不清的人头。
△黄山景区4月份被曝“游客扎堆” / 微博
而庐山景区也享受到了人们热情洗礼的待遇。
△庐山景区也面临同样状况 / 微博
混乱、无序,似乎是重新开放的必经之路。
各类景区在“开放”和“关门”之间反复试探,就像试图寻找跷跷板之上的平衡,但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世界重新营业,依旧放松不得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混乱的原因归纳为“开放过早”,事实上,为了避免病毒反噬,各国的开放已经显得十分克制。
澳大利亚日前宣布了“三阶段的经济复苏计划”,其中以旅游业为重点。
但新南威尔士州还是规定公共场所聚会仅限两个人,可在开阔草地可进行远距离社交,一旦违反规则将被视为刑事犯罪,面临罚款或监禁。
△澳大利亚试图在严格措施下恢复旅游/ CNN
法国的主要博物馆和海滩关闭至6月初,公共场所必须戴口罩,每个地区将被划分为红色(高感染区/不安全放宽禁闭区)或绿色(可以放宽禁闭区)。
墨西哥的旅游进入者需接受安全检查,酒店被勒令取消4月3日前的所有订单,目前的酒店入住率不得超过15%。
△在意大利,乘坐地铁需测温,戴口罩/ 《纽约时报》
中国的景区虽然目前已有70%开放。
但同样需要严守规矩:错峰开放、限量开放、预约开放,旅游景区接待人数不能超过景区最大承载量的30%等等。
△上海迪士尼重开,游客站圈内看表演/ 微博
但是,要让人们全部做到井然有序,依然是巨大的挑战。
重新开放的黄石公园树立的警告牌写着:洗手,保持安全距离,戴防护面罩。
但负责人表示:“我们根本没有充足的人手,去盯着是不是每个人都保持六英尺的距离。这是十分荒谬的。”
△重新开放后黄石公园/ sltrib.com
而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大峡谷公园,也只能通过限流减少客流量,至于保持安全距离,仍然得靠游客自觉。
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随着天气的转暖,不到30%的30岁以下的受访者“完全”遵守了社交安全距离规则。
英国心理学教授Susan Michie表示,人们外出时缺乏依从性,是世界各地长期隔离所产生的无聊、焦虑和沮丧导致的。
“摘掉口罩,与人交谈”恐怕是是目前每个人的心底渴求。
但是,在不聚集的情况下,我们也不用动不动就对户外活动谈之色变。
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病理学教授埃伦·乔·巴伦(Ellen Jo Baron)说,“一般情况下,新冠病毒会在外部迅速消散,在室外空气中密度降低,并且更容易被紫外线破坏”。
他也补充到,“当您远离人时,病毒浓度会迅速下降。”
也就是说,在空旷的户外,比室内的聚集(堂食、酒吧等)更安全。
△人们在户外跑步/ 《纽约时报》
北京疾控中心也发布指引,户外活动在保持1米距离的情况下可不戴口罩。
但是,这种种前提是,保持距离。
当我们选择了阳光,就必保持一米以上距离。如果人实在太多,无法保持距离,那就戴好口罩,趁早溜。
至于跨省或者出国旅游,还是得忍一忍。
原标题:《为了出门旅游,全世界的人都拼了》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本报讯黄山风景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传来喜讯,昆虫资源调查项目取得重要成果。日前,研究人员在黄山神仙洞附近发现步甲...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