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国画)邵健作邵健先生前些时候,有位摄影家要拍一组蚌埠文化名人的肖像,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邵健”这个名字。和邵老约定的那天上午,淅淅沥沥的秋雨忽然下了起来,这样的天气显然不是拍摄的好天气,但我们都想去拜见邵健先生的念头还是执拗地占了上风。坐车赶往邵健先生住所的路上,我望着阴云迷蒙的天空,满脑子联想的都是画家笔下水墨氤氲的样子。
我和邵健先生做过二十多年的邻居。在交通三巷的市井烟火诸味中,邵家升腾的墨香一直是最诱人的味道。他女儿小莉和我是同学,我们常结伴一起上下学。记得那扇洒满阳光的南窗下,他常常俯首于一堆纸墨间。我曾窥见那些山峦怎样从他腕底的宣纸上兀立起来,袅袅流云和潺潺流水如何自带动感的效果。及略长大,有一天读到宋人翁卷的诗句“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眼前浮出来的便是邵先生的那些黄山画卷。
也许墨香濡染过的时间都被施了魔法吧,时光以一种极缓慢的速度蜗行向前,一路佑护着他和他的青山不老。那天我一踏进邵老的家,竟惊异地发现一幅久违的南瓜硕果图,犹记年少时,这画就一直悬在他家的墙壁上。悠然见南瓜,一种昨日梦回的错觉,时间在这里仿佛失去了意义,我也几乎忘记邵健先生已是一位耄耋老者。
邵健先生是我仰视的前辈,相识虽早,但非同行,所以之间隔的山岳何止两三重。不过话又说回来,隔山隔水便多了几重景深,映入眼中的风物也就别有了一番意味。读人读画也应是如此吧!
邵健先生1936年出生于江苏宿迁县的农村,自幼酷爱书画,受业于著名画家萧龙士先生,后又向李苦禅、梅雪峰等名家问艺求教,所画花鸟鱼虫、草木蔬果,得齐(白石)派艺术真传,颇具文人写意画的神韵。中年后,他潜心于山水画的研习,拓展了自己艺术创作的领域,其笔下的黄山、淮河,笔触精细,墨气淋漓,气韵生动,继承传统而又不拘泥于传统,他画中的山山水水,承载的是行万里路之后对大自然的独特诠释。
清人伊秉绶有一副对联:翰墨因缘旧,烟云供养宜。其意是结笔墨之因缘,受云烟之洗涤,意喻中国山水绘画精神的“山水大道”以及“天人合一”。“烟云供养”的妙道和个种三昧,在画家的山水画里有着充分的体悟。邵健先生曾八上黄山,安营扎寨,对景写生,可谓是搜尽奇峰打草稿。无论是眼中之实景,还是心中之山水,都在他的笔下得到生动再现。明代王履说“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邵先生正是将所见之“华山”熔铸于情愫之中,他以真景为依据,以笔墨神韵为指引,写实与写意的契合跃然纸上。他不同时期的以黄山为主题的作品如《云海漫壑》《云海奇观》《雨过山河秀》《黄山之晨》《黄山雨后》等,既传承又脱胎于传统笔墨,峰峦叠嶂,烟岚云岫,虚实相生,意境盎然,将自然的黄山升华为艺术的黄山,以视角和笔触传达出一种幽微的画外之意与象外之趣。
前不久,邵老领衔与中山画院众画友举办了一场“我们在路上”写生作品展。在他的《淮河风光》和《淮河两岸好风光》两幅长卷作品前,观者如堵。千里清淮上,一路浩荡奔流的激流浪花,远去的帆影岸柳,热火朝天的航运码头,人物鲜活的淮河儿女,皆浓缩于尺幅之间,好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无论是题材还是画风,邵健先生的淮河画卷都淋漓尽致地绘出了大河的神韵,既重视传统又不忘致力创新,儒雅之笔秀逸又不失恢宏,既追逐时代精神又蕴藉自我的真情实感,营造出的意境既田园又家园,令人耳目一新。这也是他的淮河画作受到普遍青睐和追捧的奥秘之所在。曾记否,1972年他的组画《淮河风光》不仅入选安徽省美术作品展,且大批量地印制成年画,飞入千家万户中。时空流韵中,多少景物随风飘逝,而真正的艺术却因为与人民息息相连而成为永恒的经典。
这些年来,邵健先生心无旁骛地画画,平和、纯净、清旷、雅逸的画风,是他对艺术追求的深化和印证。他的作品屡屡在国内外各种展览中斩获大奖,被诸多艺术博物馆收藏,按说邵老是很有点自傲与自负的资格的,然而他却非如此。生性恬淡的他谦和儒雅,是个话不多的人,但对于生活的感受却敏锐而精微,艺术思维也十分活跃。谈及出版画册的话题时,他淡然一笑:“画在说话。”是啊,他的那些画替他说话,他身上所蕴含的人生经历、生活感悟和看待世界的独到眼光,令他高尚其事,傲视岁月,所以开启另一个艺术创作的青春期,应该是我们期待中的一件没有悬念的事。
祝愿邵健先生和他笔下的青山不老,绿水长流!
新闻推荐
今年是我国恢复律师制度40周年。近日,黄山市举办拍摄黄山市律师行业发展40年纪念视频、以“记忆、传承、发展”为主题...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