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黄山区以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为总抓手,推进生态环境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林业生态上新台阶。
今年,该区积极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林长制改革不断推深做实,三级林长制工作体系全面建立,“四单合一”月工作提示等各项制度不断健全,并率先在全市建成林长制“五个一”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全区各级林长开展督查巡查2913次,发现并解决问题达182个,完成人工造林0.4763万亩,占省下达造林任务的158.8%;完成森林抚育12.02万亩,占任务量的113%;完成退化林修复1.0万亩,占任务量的100%。同时,推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完成“四旁四边四创”绿化0.07万亩,河流绿化8公里、公路绿化10.4公里;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森林村庄3个。
该区加快实施生态环境修复,资源管理不断强化。全区划入生态红线林地105.89万亩,实施“天保工程”,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对上争取补助政策首批实施9.24万亩。严格公益林保护管理,全区划定生态公益林71.77万亩,发放补贴1060万元。实施退耕还湿和植被恢复补植补造800亩、湿地有害生物防治0.69万亩,投入资金10万元对全区15株古树名木开展挂牌保护修复工作,取缔不规范人工繁育单位3家,全年共查处野生动植物案件13起,没收野生动物170只,救助活体野生动物9只。
该区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严格野外火源管理,加强对农事生产性用火监管、违规用火查处和“三重点”管理力度,加强专业扑火队、民兵应急队和护林员3支队伍以及扑火器械库管理,顺利实现2018年秋冬季至2019年春夏季“零火情”和成灾率低于省政府下达的0.3‰目标。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严格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该区针对机构改革以来职能调整变化情况,全面加强对太平湖风景名胜区(国家湿地公园)、黄山国家森林公园、省级九龙峰等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和保护建设,修订完善《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安徽黄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完善湿地监测网络和理顺县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开展太平湖湿地公园动植物资源综合考察,全面完成环保督察整改以及820个卫星遥感监测点位排查核实上报。
·唐勇胡晓发·
新闻推荐
本报讯黄山市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办公室作为黄山通信行业共建共享的协调、推进和监督机构,以提升资源共建共享水平、...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