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黄山 今日歙县 今日休宁 今日黟县 今日祁门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今日黄山 > 正文

致敬!黄山挑夫

来源:皖北晨刊 2019-11-28 15:24   https://www.yybnet.net/

刘效仁

秋冬之交的黄山,天清日朗,温润宜人。虽然有些草木开始枯黄凋零,可黄山松的苍郁,依然使黄山显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当天上午,游览人数已逾万名。通往迎客松的道上,人如潮涌。若在假日,恐怕早已水泄不通。此处的海拔标识,在1760多米。在摩肩接踵的游客中,挑夫们艰难攀登的倔强身姿,尤其令人怦然心动。无论前天的后山行,还是此时的前山游,一路上就时常遇见三三两两上山或下山的挑夫。

早已因攀爬气喘吁吁,时走时停,或者干脆一屁股坐在路边石头上,甚至想打退堂鼓的我,一看到挑夫们一步一步向前,向上的坚忍与刚强,油然而生敬意,立马有了向上冲击进发的勇气,似乎凭添了几分的力量。

黄山挑夫,大多四五十岁的光景。我询问了一个年长者的年龄。他的回答,一下子震慑了我。“69岁”!“100公斤”!在我看来,瘦削的老人,恐怕不足50公斤,却要挑着超体重几乎一倍的重担,怎能不令我惊骇。

刚刚六十出头,几乎空身的我,攀爬在陡峻的石凳上,尚有力不能支之叹,一位古稀老人却仍旧做着挑夫,重负攀登,不舍不弃,以苦为荣,委实让人经历着灵魂的洗礼。突然有种冲动,好想向他行个礼,致敬!

我忍住没有盘问一下。一则,他只能用一根木棍支撑着担子,稍事休息。略略平缓一下气息,又要一个石阶一个石阶地向上攀登。二则,我相信,每一个挑夫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梦想和喜怒哀乐。他人,自然不必予以同情甚或悲悯。因为,选择做挑夫,一定出于他们的志愿。以至于他们在每个步履中,都透着自信和尊严。在上行时,担子的悠悠摇动,似乎挑夫的咏叹调。休憩片时,亦不忘相互调侃几句,那坚毅的脸庞上瞬间绽开了笑容。

可以想象,他们对于挑夫情有独钟,并能从苦中寻找到了别样的快乐,荣光。我注意到,当游客闪躲在一边,投去敬畏的目光,或自然鼓起掌来,他们内心一定十分快意。

他们或挑着大米蔬菜,饮水食品,或钢筋水泥……。相同的,几乎是一样重的担子,一样的步履。据相关数据,每年黄山风景区“肩”挑上山的货物量超过1200多万斤,日均4万斤左右。而挑夫自货物中转站挑至目的地,一般需要走将近8公里的阶梯。

这些石阶,有的十分陡峭,空身的游人尚需躬身前驱,挑夫却是挺身而上。其身如绷满力量的硬弓,青筋暴露的腿,汗如雨注的额,以及古铜色的皮肤,恰与黄山石壁浑然天成。

我读到一组黄山挑夫的雪景图。道上的积雪,徒增了脚蹬的难度和力度。挑夫们迎难而上,面险而立。全身是汗,雪中穿着单薄的衣服,甚至还有人穿着短袖——如此暑来寒往,风雨无阻。那不屈的脊梁,坚硬的步伐,从容而安静的挑人,更让人想起身旁的黄山松。

黄山松,在贫瘠的甚至是石壁间,生根成长,顽强生存;拼命向光,一心向阳,以至于靠空中一面的枝条长得茂盛;松针短小,以减少水份消耗;枝柯平顶,少有一枝独秀,以抵抗高山上的风吹、雨打和雪压——黄山松,堪称根与石孕育的精灵。

黄山挑夫,则是力量与信仰的象征。据说,挑夫的报酬按每斤一元计算,每一趟可挣二百多元,月入不过数千元。为此,却要负重攀登数以万计的台阶,穿行十多公里的山路,如一位挑夫所说,“平均每个月都要走坏三双鞋子”……

他们艰辛的劳动,收获着并不丰足的报酬,以此养家,供子读书,娶媳生子。同时为游客送上了一份美食饱其腹,一瓶饮水解其渴。他们的精神,化身为山道旁的黄山松、光明顶上那一缕霞光。

新闻推荐

黄山市将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本报讯11月25日下午,记者从黄山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黄山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办法》将于12月1日...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陪阿来登黄山2019-11-27 04:38
展技能亮风采2019-11-27 04:40
猜你喜欢:
山口劲吹文明风2019-11-26 05:32
评论:(致敬!黄山挑夫)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