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徽州区在传统旅游业态的基础上,注重融入地方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打造中国非遗文化传习基地、邀请非遗文化传承人常驻等方式,拓展以徽文化为主题的研学产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工作室、进景区、进博物馆,破解非遗发展瓶颈,实现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双赢。
鸟语花香春意浓,呈坎景区又开始迎来研学游热潮,学生们走进呈坎非遗文化传习基地,围站在大师们身边,有的跟着非遗传承人吴成林学习制墨,有的跟着徽派竹雕大师学习雕刻,有的跟着中国撕纸书法艺术家蒋劲华学习撕纸……这种与大师们面对面的交流学习,让学生们零距离感受到徽州传统文化的魅力。
“呈坎景区引进撕纸艺术、徽派竹雕、木雕、砖雕、砚台、制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艺爱好者提供近距离研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成为研学游的热捧产品。2018年我们景区累计接待研学游30万人次。”呈坎景区负责人方裕龙说。
在徽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走进景区,还有一些被搬进博物馆。徽州竹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洪建华利用多年收集的明清竹木雕刻工艺品、砚雕及自己雕刻的经典作品等布展开办了徽派雕刻博物馆;谢裕大公司将徽州各类民间传统制茶工具、毛峰茶文化历史书籍搬进谢裕大茶叶博物馆,建成省内首家茶文化博物馆。
今年,徽州区提出了“文旅融合发展提升年”活动,确定了以文旅融合发展为主线,聚力从实施古建筑修缮提升古建文化品位、从升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强化非遗传习基地建设、从挖掘民俗文化丰富传统节庆、从培育新兴文化产业繁荣徽州文化、从打造各类学堂探寻文化出路等方面,全力打造“徽州文化传承发展基地”,让中外游客能全身心全方位体验徽文化、了解徽文化。·闫艳李静雯·
新闻推荐
3月6日下午,“礼赞新中国追梦新时代”黄山市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09周年活动在徽州大剧院举行,现场表彰2018年度黄...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