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屯溪区戴震路社区在“戴震故里党建工作室”的基础上,借力“互联网+”,利用微信小程序,开展“智慧戴震e+N”党建创新项目,着力打造社区党建“升级版”。
1破解流动分散困局
屯溪区戴震路社区地处戴震故里,因历史名人戴震而得名。辖区面积约6平方公里,辖5个居民区党支部、9个非公企业党组织和1个社会组织党组织。现有社区直管党员208人,黄山学院在职党员228人,市区两级在职党员337人;市区两级共建单位10家。对党员的管理、教育、服务是党建工作的重点,但老党员、下岗再就业党员、青年党员、流动党员存在分散且流动性大和联系方式变换频繁等特点,给社区党建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为了破解困局,戴震路社区积极探索使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创新打造“智慧戴震e+N”党建工作平台。其中“e”是指微信群、微信小程序平台,“N”是指社区内的在职党员、非公企业、社会组织、辖区共建单位,通过各支部微信群和微信小程序平台,开启党员服务、党组织管理、教育学习的智慧模式,联合辖区内相关党组织,将党的建设贯穿于社区管理、小区自治、民生服务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使其成为传播党的理论前沿阵地、开展党建工作的交流平台、党员学习教育的“空中”党校和服务党员的“绿色通道”,切实发挥党员“空中议事厅”的作用。
2服务管理方便快捷
屯溪区沙洲新村支部老党员黄春林长期在合肥生活,对自己原支部的党组织生活既不能参加也无法了解。自从有了智慧党建平台,只需在手机上点击微信小程序,进入“智慧戴震”页面,社区新闻、党性一刻钟、志愿活动等内容便可全部跃然于眼前,真正体现了智慧党建的优势。
利用“智慧戴震e+N”平台,党员只需在微信小程序上进行个人注册,注册后后台会自动记录党员签到打卡、浏览学习时间以及参与小竞赛的活动情况。如今,社区依托微信小程序,建立起党员学习交流新阵地,摆脱了时间地点的限制,掌上菜单式的自主学习让一切变得更便捷高效。社区智慧党建平台发挥网络资源共享优势,整合网络学习资源,让党员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参加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了学习教育智能化、常态化。
另一方面,平台的上线为党建工作组织开展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社区党务工作者张雷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登录“智慧戴震”平台,更新社区新闻、发布社区公告、筛选学习资料。在他看来,通过平台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党组织和党员的精细化管理,对党组织落实党建责任制情况和党员履行义务情况作出智能评判,年终目标考核有据可依。为丰富党员组织生活,平台上设立多项专栏:社区动态专栏,帮助注册党员及时掌握社区动态;党建微课堂专栏,能让党员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学习;非公党建风采专栏,旨在为非公企业提供宣传平台同时社区党委对其实现常态化管理;百千万结对共建美丽社区专栏,宣传党组织内先进事迹、先进人物,提升党员思想素质;党建竞赛专栏,通过知识问答等多种小竞赛,提升党员的积极性,形成“人在社区、心在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社区”的和谐新局面。、
据悉,自平台上线以来,社区党员已在线学习327人次。同时,平台还有在线测试系统,并建立积分制度,将党员登录关注平台、参加党内组织生活、志愿服务等纳入积分管理,对党员进行考评和激励。
3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血总是热的》《这个民主很有范儿》《13年的坚守》……党员轻松利用移动设备便可随时随地在智慧党建平台上观看学习视频,接受党性教育;乒乓球联谊赛、爱心粽子节、青年联谊交友、经典诗词朗诵会、拒绝燃放烟花爆竹主题党日活动、元宵节猜灯谜……智慧党建平台发布线下活动内容,在职党员、非公企业、共建单位均可报名参加,活动信息很快会在线上“社区新闻”栏发布,宣传的同时也提高了参与者的积极性;党员反映社情民意或者咨询相关事务,直接在支部微信群里反映,足不出户就能得到社区回复。随着智慧党建平台的启用,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不但激发了党员的学习兴趣,也进一步畅通了社区与党员之间的沟通渠道,实现了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社区党建工作变得更有活力。
戴震路社区党委书记胡小燕表示,“智慧戴震e+N”党建创新项目,很好地解决了社区当前存在的党员参与率低、党员归属感不强等问题,有效提升了非公党组织、共建单位、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融入社区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也有力推进了社区信息宣传工作,增强了社区党委、非公党组织和共建单位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有助于更好更快地建设美丽和谐社区。今后,该平台还将不断强化服务功能,逐步实现以智慧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目标。戴震路社区党委也将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科技手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推动社区党建工作质量创新性提升。
·舒俊·
新闻推荐
图为南滨江中转站核心提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是深入人心的节俭古训。然而如今,餐桌浪费现象依然严重。餐桌上惊...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