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 者 吴玉莲
程向阳文/摄
1986年,为鼓励和支持兴办私营企业,屯溪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赴温州参观归来后,发展私营企业4户,屯光镇湖边村的唐永平创办的家具木材加工厂便是其中之一。从1982年创办养鸡场到1986年创办企业,再到2000年从事水产养殖,30多年来,唐永平以他永不懈怠的努力,始终前行在创业的道路上。
A
未来三年,还要再建三个养殖基地
“你看我的鱼场有26000多条娃娃鱼,未来三年,我还要再建三个特种水产养殖基地。”11月21日,黄山区谭家桥镇石门峡景区附近的一片小树林里,70岁的唐永平边说边把我们领进他的特种水产养殖基地。
养殖基地里,大小鱼池水流潺潺,一排依山而建的小屋“住”着几万尾幼、中和种娃娃鱼。娃娃鱼屋门口,有一块地震监测中心的牌子。原来,娃娃鱼是动物中对地震最敏感的物种,唐永平的基地内有两条五六十斤的巨型娃娃鱼,稍有震感,就会烦躁不安,甚至会“哭”出声来,因此成为地震监测中心“外聘”的地震预报“专家”。
初冬时节,松针铺路、层林尽染,跟着唐永平逛水产基地,若不听介绍,还以为到了一家农庄或民宿。记者注意到,基地内鱼多人却不多,包括唐永平在内,不过五六个人,唐永平的老伴和大儿子唐威都是基地成员。
“一晃在这里18年了,在这边安了家,现在屯溪湖边的家很少回去,我们算是新太平人了。”唐永平感慨地说。
B
弃教从商,从养鸡场到水产养殖场
1965年,家住屯光镇湖边村的唐永平初中毕业,回到家后,天资聪颖的他自学木工,边学边做干了七八年,当上师傅,带了徒弟。1975年,当时的屯光中学缺一名文体老师,爱体育、懂音乐的唐永平被学校聘为文体老师。
1982年,屯溪区(当时的屯溪市)要培养一名养殖专业户,唐永平得知这一消息后,没经家人同意就辞去教师工作,花4万多元搭鸡舍,办起养鸡场。1983年,他的养鸡场正式开始运营,这是当时屯溪的第一家养殖场,养殖蛋鸡5000只。他妻子负责养殖,唐永平负责销售。
当时,养鸡这一行风险大,赚得也不多,1985年,唐永平预见木头市场行情好,于是在湖边办了一个木材加工厂,“以工养饲”,用木材加工厂的收入来补贴养殖场。随后几年,他的木材加工厂生意越做越红火,规模也逐年扩大,工人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300多人,当地有不少村民在他的木材加工厂上班。
1990年,市场嗅觉灵敏的唐永平成立永安实业公司,下设养殖场、新安江家具厂、板材厂、化工厂和竹凉席厂。公司有500多名员工,公司资产达200多万元。然而,1996年,因资不抵债,公司宣告破产。
面对失败,唐永平毫不气馁。1999年,经朋友引荐,他到黄山区考察合适的水域和地形,最后决定在谭家桥创业。
C
古稀之年,雄心勃勃志在千里
2000年,唐永平的娃娃鱼养殖中心正式成立,160亩的养殖基地上,建起了现代化的鱼塘和一栋栋小木屋,通过养殖和东黄山旅游相结合,转型发展。
唐永平说,那些年的娃娃鱼价格一路上涨,仅2010年,他的娃娃鱼养殖收入达510万元。可到了2014年,娃娃鱼市场遇冷,随后,唐永平开始尝试转移发展方向,把着眼点放在泉水鱼上,发展适合大众消费的中华鲟等鱼种。
明年,他的基地将面临拆迁,而他筹划的新基地已选址完毕。如今,他的儿子已成了基地娃娃鱼养殖专家,获得过多项专利。他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可以帮助儿子一起将产业基础做扎实,然后再退休。
一路走来,起起落落,风风雨雨。唐永平说,他最感谢的是自己的老伴,办养鸡场的时候,老伴是饲养员;开木材加工厂的时候,老伴是记工员和搬运工;开公司的时候,老伴是出纳;现在老伴依然是养殖场的“财务总管”,还兼当他和儿子的“后勤部长”。正是有了妻子的无悔陪伴,他才可以这样任性“折腾”,放开手脚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从1982年创业至今,在商海中走过近40年历程,古稀之年的唐永平依旧雄心勃勃。
新闻推荐
本报讯11月23日上午,2018年全市“扫黄打非”工作培训班在屯开班,旨在强化“扫黄打非”队伍业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及案件...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