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黄山新闻 > 正文

他的镜头,让黄山 从寂寂无名到名震天下

来源:市场星报 2018-09-04 01:08   https://www.yybnet.net/

2018年9月2日凌晨,原安徽画报社编辑、采编室主任、高级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郑昌嶷先生病逝,享年88岁。

他的摄影作品被印作明信片在国内外发行;他的《迎客松》制作成巨幅照片在海内外展出;他的《海外琼岛》被印制成国家总理签名贺年卡赠送给各国首脑;他的《黄山松云》入编1995年小学教科书第四册;他的40余幅黄山摄影作品作为珍贵的图片资料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这是他的荣誉,也是《安徽画报》的荣誉。   

黄山,从默默无闻到惊艳世界

1973年,《安徽画报》复刊后,郑昌嶷成为摄影记者,后任安徽画报社编辑、采编室主任,他见证了画报最为辉煌的时期。

1977年,省里派了一个7、8人的采访班子奔赴黄山,郑昌嶷作为《安徽画报》的摄影记者,也是其中一员。他在黄山一呆,就是一年多。

2017年,记者登门拜访时发现,老人家中不大的客厅里,墙上挂的都是在黄山拍摄的作品,桌子的玻璃下压着当年刊载过黄山照片的《安徽画报》,卧室里摆放着拍摄黄山所获的荣誉奖杯……不仅他的个人作品获得了诸多殊荣,《安徽画报》对于黄山的宣传报道,更是让黄山成为名震天下的奇山。

此前,黄山尚未开发;报道一出,黄山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

1990年,郑昌嶷在黄山拍摄的40余幅作品作为珍贵的图片资料报送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此后,联合国进行实地考察,黄山从此被收入了“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

为捕捉最好的镜头,他屡次陷危机

没有缆车和索道,当年,还未开发的黄山,所有的画面,都是郑昌嶷等人徒手、徒步攀爬捕捉而来。

没有登山鞋,只能穿着塑料凉鞋。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料峭严寒,郑昌嶷等人每天从日出到日落,唯一的任务就是捕捉各种天气、各种角度下的黄山。

郑昌嶷回忆,有一次拍摄北海的画面时,为捕捉一个镜头,顾不得脚下的悬崖峭壁,竟然一个酿跄,滑了下去。幸运的是,脚底正好有个大坑接住了自己,虚惊一场。

为了摄影,郑昌嶷吃了很多苦头。在画报工作期间,有一次拍摄时任省委书记万里在大会上讲话的照片,为了最好的角度,郑昌嶷爬到最高的梯子上,一不小心摔了下来,当时就站不起来了……

“因为真心热爱摄影,热爱画报,这些苦和危险都意识不到了。”郑昌嶷笑着说。看到画报的作品所获的荣誉,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一生钟情黄山 晚年仍惦念画报

昨日,记者来到郑昌嶷老人的家中悼念。他的老伴,85岁的钱维增正在收拾、整理老人生前的摄影作品和明信片。

“他这辈子就喜欢黄山,每次去都要拍很多照片。”钱维增说。1999年, 69岁的郑昌嶷再登黄山,仍像第一次那样激动、惊喜,那是他与黄山的最后一次碰面。

如今,郑昌嶷家中收藏的印有自己作品的明信片已经所剩无几。而就在去年采访结束时,老人还翻出了两张珍贵的明信片,送给了记者,上面印着他亲自拍摄的黄山美景。

郑昌嶷的一生,如他镜头里的黄山一样,坚韧、高洁。

2017年7月,在市场星报创刊25周年暨安徽画报全新复刊、安徽画报网上线仪式上,郑昌嶷作为老报人,接收了来自新报人的致敬。

斯人已逝,但安徽报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使命和担当,永不消逝。

新闻推荐

2018希望工程“爱心圆梦大学”励志奖学金发放2006年以来共筹资金1100余万元,资助3200余名优秀大学生

□记者汪嫒晨刊讯8月30日,新学期开学季,2018黄山希望工程“爱心圆梦大学”励志奖学金发放仪式在屯溪举行。现场向1...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丰南大道施工忙2018-09-03 08:01
猜你喜欢:
评论:(他的镜头,让黄山 从寂寂无名到名震天下)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