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公开征求《黄山风景名胜区有偿救援实施办法》意见,拟对不遵守规定,擅自进入未开发区域而涉险,并需要进行救援的旅行者,收取相关费用。如被救援者拒绝支付,将被纳入景区“黑名单”,并进行依法追偿。
任性驴友遇险,相关部门营救往往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耗费公共资源不说,还可能会出现人员伤亡。所以,让不听招呼的任性游客、驴友为自己的行为埋单是理所应当的。不过,黄山景区如果仅仅规定被救援者拒绝支付救援费用,将被纳入景区黑名单,恐怕不会起到什么明显的作用。一方面,如今的黑名单有点泛滥的态势,而世界又那么大,这一次被黄山纳入了黑名单,下次任性的人不会跑去泰山华山衡山四姑娘山“撒野”吗?另一方面,这些任性的人本就是“擅自进入未开发区域”,又不是从景区正门刷脸、刷身份证进去,那么黑名单还有什么实际意义?
实施有偿救援,并且让任性的驴友不当老赖、乖乖埋单,黄山显然不能“独自战斗”,而是需要更高级别、涉及范围更广的规定和黑名单。在这方面,不妨全国一盘棋,统一出台有偿救援的合理收费标准,统一建立一个任性游客的黑名单。此前,我们已经有了《国家旅游局关于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那些攀爬红军雕塑、盗采活体珊瑚、踢断万年石钟乳的人已经被纳入其中。今后,如果驴友擅自进入未开发区域而遇险,被救援后又拒缴救援费的,不妨也纳入这个国家级的黑名单。
与此同时,现在很多“资深”驴友愿意探索未经开发的、人迹罕至的风景。对于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一律拒之门外不如疏堵结合,有条件的地方不妨采用事先申报、缴纳押金的方式。如果一个成熟的徒步驴友全体按照申报路线进入未开发区域又安全返回,而且没有破坏环境,那么押金就返还;反之,一旦其遇险,押金就可以抵扣救援费用,以免事后追偿困难重重。与此同时,实行申报备案制度,管理者还可以在收取合理费用后派出有经验的巡林员、导游员随行,这样既可以多一重安全保障,又可以监督其是否破坏自然环境。转自《法制晚报》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28日下午,先贤的声音——民盟黄山市委纪念“五一口号”发布七十周年经典朗诵会在中国徽菜博物馆举行。朗诵会在全体与会人员集体重温民盟入盟誓词中拉开序幕。随后,盟员代表们诵...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