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珍娣
核心提示:水是呈坎的血脉,山是呈坎的风骨,而文化是呈坎的灵魂。这是一座艺术的殿堂,建筑艺术与雕刻艺术美轮美奂、独具一格。
春节回先生老家过年,顺便去黄山市旅游,家住屯溪的小叔子义不容辞地当起了导游。小叔子推荐我们去游黄山。我向来懒于运动,对爬山不感兴趣,却对古村、古镇、古玩情有独钟。前几年曾去西递宏村游玩,印象深刻,念念不忘。于是小叔子推荐,去游呈坎古村。他说,游呈坎一生无坎。
呈坎村位于黄山市的北面,驱车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一路过去,途经几个上百年的古塔,一股浓郁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到了呈坎村售票处,一排古朴典雅的徽派建筑展现在眼前,灰白色的墙面,烟黑色的屋瓦,人字形、梯形、弧形,各种线条交错有序。屋角尖尖上翘,下方用黑墨画着迎客松、黄山石等图案。建筑虽是仿古的,墙面能看出炭灰做旧的痕迹,但也将徽派建筑古朴简洁、清淡典雅的风格展现无遗,让人对村内的景致心生向往。
进村后,眼前是一片青石板晒场,场地很开阔,天气晴朗时,村民就在这儿晒玉米、谷子、辣椒等农作物。晒谷场左边有一高一低两座飞檐翘角的黑色亭台,像展翅欲飞的凤凰。前方一簇层叠有序的民房,一色的白墙、黑瓦、马头墙,规划统一,又错落有致,显示出整齐的集体美。
石板晒场右方是一个小湖泊。两岸高大的树木笔直挺拔,光秃秃的枝丫像伞一样舒展着,似乎笼着一层薄纱。岸边的枯黄的荷叶耷拉着垂向湖面,“留得残荷听雨声”,别有一番苍凉的韵味。一座梯形的石拱小桥似雨后彩虹低低地飞跨在湖面。远处白色的民居在树木的掩映下,若隐若现,如白衣飘飘的仙女,清新脱俗。青色的远山,白色的房子、苍劲的树木、枯黄的荷叶、摇曳的芦苇与弯弯的小桥,并成一线,和谐地倒影在湖面,秋水共长天一色,好一幅天然的水墨画。诗兴油然而发:妾在诗中走,君于画上游。得尔白首老,闲适度春秋。
村里小巷很窄,仅容两三人并排而过。路面由青石板铺就,有些地方已被时光磨得锃亮。墙角围绕着一弯浅浅窄窄的水沟,每隔一段路就会有一块石条伸出紧靠墙根。导游大姐说,这是避让石,有轿子或行人路过时,人站在上面避让。在小巷转弯处,房子的墙角被削平了,导游解释这是“拐弯抹角”,主人为了给过往的轿子方便,将自家墙角削去一块,但轿子高度以上仍保留原来的直角,雨水顺着直角滴下来的地方表示自家地界,称“滴水为界”。让人一寸,敬人三分,避让石与“拐弯抹角”这些细节之处,无不体现出徽州人谦让有礼的高贵品质。
来到了燕翼堂,外墙高高的,很有气魄。燕翼堂是一幢明代的建筑,两间两进三层楼,这在当时绝对是豪门大院了。屋子第一进是会客用的,大堂庄严肃穆,上方挂着一块牌匾,蓝色的漆底已经褪色掉落,用金粉书写着“齿德齐荣”四个大字,意思是年龄与品德要相辅相荣。两旁挂着一副黑底金字的对联:聪听祖考之懿德,思贻父母以令名。意思是要明听祖宗的高尚品德,要时刻想着父母的好名声。可见主人家规家训严明,十分注重品德修养,待人接物谦恭有礼。燕翼堂两进都有一个矩形的天井,阳光从天窗洒下,斜斜地映照在三楼的木窗格上。仿佛听到吱呀一声,窗户被推开,三楼的闺阁小姐懒懒地倚在窗边,轻摇着团扇,想着未来的夫家,或彷徨,或期待,或欢喜,或神伤。
水是呈坎的血脉,山是呈坎的风骨,而文化是呈坎的灵魂。这是一座艺术的殿堂,建筑艺术与雕刻艺术美轮美奂、独具一格。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殷元元报道2月24日,副市长陆群主持召开会议,就市不动产登记服务大厅搬迁入驻问题专题协调,要求确保按照既定时间节点搬迁入驻、开门办公、便捷为民。会议就《黄山市本级不动产登...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