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黄山新闻 > 正文

走进黄屯 刘 玲

来源:安庆晚报 2017-11-08 11:55   https://www.yybnet.net/

坐落在本县南部山区的千年古村落黄屯,因东汉农民起义军首领黄穰屯兵于此而得名。如今,走进黄屯老街,青石板上深深的印记,街边老树裸露的枯枝,以及巷道留存的一些古建筑,一如陈年水墨,凝固着悠悠岁月,氤氲着历史沉香。

老街并不长,但古韵犹存。两边的商铺大多数还保留原先的面貌,灰墙黑瓦,高高隆起的防火墙,微微上翘的房檐。老宅朱红的大门厚重铸实,承载的不仅是历史,还有血脉亲情。有些屋子还有阁楼,古色古香,像藏书。只是不晓得那书里有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是金戈铁马,还是悱恻缠绵,抑或是一门家族史,一座古村史。墙角几缕枯黄的蒿草,随风瑟瑟摇曳,流淌些许残落。街尽头那条河,被两边的垒石挤得瘦长瘦长的,像一条旧布带缠在了老街上。河水有些浑浊,估计是夹杂了太多的历史尘埃。有村姑在水边洗涮,晃动的倒影,一如历史的影像。有叮叮当当的响声从老街的巷子里传出,铁匠铺里的锤子,敲打着远去的声音。

在老街,有一样东西必须要品尝,那就是黄屯大饼。据说,当年慈禧太后曾经品尝过这种大饼,差一点成了贡品。黄屯大饼确有特色,个大皮薄馅多,一口咬下去,满嘴流油,唇齿生香。只是让人有些奇怪,店铺里只卖大饼不卖粥,仅供白开水。外来人自然不知缘由,当地人却晓得为什么。说起这个习俗,跟黄屯老街的历史是分不开的。过去这里是个大集市,繁荣得很,无论是牛、马、蔬菜、粮食,还是胭脂、水粉、绣花针,集市上都有得交易。早起赶集的人们来到老街,必须要吃早饭。一碗粥和一个大饼的价钱一样,想吃都得买。大饼只黄屯老街独有,但是粥家家户户都会做,没有人愿意花钱买粥喝,久而久之,粥不见了,只剩下了润嗓子解渴的白开水。于是,吃大饼就着白开水的风俗一直流传下来,直至今日,成为黄屯一怪。

黄屯盛产竹子,竹制品非常出名。老街上多有竹器店,篮子、斗笠、箩筐等竹制品应有尽有。看篾匠老师傅编制竹器也是一种享受,一双粗糙的手指灵巧地翻腾着,细长的青篾片一点一点地长出了器物的形状,做工艺似的。估计这团团四周,也只有在黄屯能欣赏到这样的工艺。

看罢竹艺,再看竹林,便知晓黄屯竹制品源远流长的历史。

古村后的松竹山,苍翠连绵。登上半山腰,鸟瞰四周,连绵的山峦上成片的翠竹,层层叠叠沿着山坡的走势向远处延伸。那些竹子,像一幅幅隽永的水墨画,令人入情入景,虚实莫测。太阳光斜着透射进来,斑驳迷离。偶有一阵山风卷旋过来,无数根竹梢像一根根绿色的琴弦,伺机震颤,和韵而动,彷如嵇康那首千古绝唱“广陵散”的某个乐章。难怪老街上有那么多精致的竹器,因为有了这富含情韵的原材料,便显得自然而然了。

与竹相邻的是高山茶叶。黄屯茶虽比不得江南的一些名茶,但养在深闺人未识,自己的茶园自己采,自己制作自己喝,其色香味丝毫不比那些名茶逊色。两三片嫩叶,雀舌般茶尖,开水泡制后,清香扑面而来。轻呷一口,茶汤温润清冽,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由喉到胃,有清心明目之感。喝过黄屯茶,再喝黄山毛峰、西湖龙井,一点也不觉得新奇。

站在茶园,回望古村,思维里总有穿越的感觉。

新闻推荐

“芝麻信用分”,你了解多少?

市民何先生在上周末的一次出游时发现,因为自己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分较高,在通过某APP订房的时候可以享受免押金服务。不少使用支付宝的市民都知道“芝麻信用分”,但是这个究竟有啥用?网络交易很方便市...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走进黄屯 刘 玲)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