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黄山新闻 > 正文

幸福家园焕新颜(上篇)

来源:黄山日报 2017-11-07 14:15   https://www.yybnet.net/

□袁玉灵祁俊李学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为黄山市美丽乡村建设描绘了宏伟而美好的蓝图。

村前池塘碧波荡漾,屋后山坡绿影婆娑,庭院巷道花草铺地……在黄山脚下,在太平湖畔,一个个美丽乡村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山区的大地上,构成了绚丽的“灿烂星河”。

建设生态文明是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近年来,黄山区坚持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形象的“新业态工程”、改善区域环境的“晴雨表工程”,三次荣获“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区”,被授予“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整县推进试点区县”,该区“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项目”获国家标准委立项,成为全国第二批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

做好“加减法”念好“整治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我们的工作重心是整治而非建设。”全区美丽乡村建设观摩座谈会为乡村建设定下基调。

叫停盖新房、砌围墙、建广场亭廊的“老套路”,扭转“重建设、轻整治”的惯性思维,一场“彻底治脏、全面治乱、重点治差”的环境整治行动在全区迅速展开。

“现在家家户户都干净,苍蝇蚊子根本见不到。”在耿城镇沟村,79岁老人方华香提及整治前后的变化,不禁感叹:“干部吃了不少苦哦,让我们老百姓享到福了。”

沟村是一个千年古村落,村口高大的“百岁坊”古牌坊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巨变。近看沟村,屋舍靓丽、栅栏整齐、绿植葱茏,沿街的“百福”红灯笼和仿古路灯透出浓浓的古村气息。

“你若是半年前来,沟村可不是这样。”顺着镇党委委员、分管副镇长陈英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墙上一幅幅整治前后的对比图,昔日街巷上堆满的杂物没有了,房前屋后的旱厕不见了,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变成了石板路……治理“脏乱差”,沟村狠下了功夫。

积极推行“减法”模式,黄山区通过拆除村庄内破旧余房、废弃猪圈厕所和“遮羞墙”,减少存量建筑,最大限度把村庄“打开”,让人们看见一个通透、开敞、靓丽的美丽乡村。同时,坚持做好“加法”,通过见缝插绿的方式,提高村庄绿化率,不仅恢复了田园风貌也留住了“美丽乡愁”。

在谭家桥西潭中心村,即便已是深秋,这里却丝毫看不到萧瑟的景象。村庄处处挂着小果园、小花园、小菜园的指示牌,园内金灿灿的柿子挂满枝头,各种果蔬长势喜人,屋檐墙角姹紫嫣红,绿化做“加法”让村庄更加精致、美观。

“我们村现在都成景点了,今年国庆黄金周,每天都有200多名游客来游玩、拍照。”村支部书记乐呵呵地说。

“三大革命”,一场攻坚克难的环境保卫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雨天‘水泥路\’、环境脏乱差。”说起过去的新丰乡丰溪村,村支部书记王辅家用了四句顺口溜打趣地说:“这就是真实写照。”(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由于卫生设施不普及,村民环保意识不高,很多村庄乱丢垃圾、旱厕乱建等现象随处可见。想试图改变农村落后的生活环境和村民落后的生活方式,却非一日之功。

“美丽乡村不是项目建设,而是群众工作,必须做实做细。”近年来,黄山区各级领导干部坚持“身”入农户,通过进村入户、召开村民座谈会和户代表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同时将改水改厕等无害化处理理念宣传到位,真正变“要我改”为“我要改”。

破除旧观念、树立新意识,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最终得到村民的广泛认同。

“现在走到村里,心情都舒畅,走到哪都有村民叫我去家里坐坐。”王辅家笑着告诉记者,美丽乡村建设让村干部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现在的丰溪村,村中道路干净整洁,村文化墙清新雅致,路边的格桑花开得正艳,满池荷叶青翠欲滴,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丰溪变化很大,很干净漂亮。”采访中,记者遇上永丰乡文祥村44名党员,村书记沈少锋听说丰溪村美丽乡村建设得好,就利用党员活动日带着全村党员过来学习。“名不虚传,美丽乡村的确搞得好啊!我们工作压力感觉更大了。”沈少锋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据了解,黄山区在垃圾处理上,建立了“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区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置体系;污水处理上,实行“分类处理、雨污分流”;改水改厕上,实行“一户一方案”,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整改。同时,在全市率先试行《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示范点实施方案》,投入850万元用于全区79个村居的环卫保洁、基础设施维护、绿化亮化管护等公共服务项目运行维护,有效解决后续管养问题。

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干部群众一起干”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丰溪河畔,清波熠熠,秋风荡漾着绿水,嬉戏出一串串涟漪。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新丰乡新丰村河磅中心村就坐落于美丽的丰溪河畔。

伴着叮咚的流水声走进村庄,迎接我们的是整洁的环境和精致的村景。“铺路的鹅卵石是河里捡的,一路竹篱笆是村里的工匠设计做的,围墙上的木头画是村民自己构思制作的,墙绘的新丰九景图是村里的老教师画的……”新丰村党总支书记查辅寰自豪地介绍着。

这些精致的乡村小景,没有丝毫雕琢的做作之态,却给人清新自然的纯朴之美。在村民眼里,河磅村没有废品,石头、竹片、坛子……都能做成装点村庄的艺术品。

“建设美丽乡村,不止是镇村干部的事情,建些什么内容,怎么建,我们会提前告知村民,让大家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查辅寰说。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进程中,河磅中心村坚持保留原始的村庄脉络,不搞大拆大建,慎砍树,少填河,保持湿地、河道原生态,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就地取材,发动村民户户参与、人人献策。

“选哪些材料,制作什么物件,村里让我们集体构思,如今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还挺开心的。”村民张先明是一位木匠,看到自己创意设计出的木头画挂在村口围墙上,又得到大家一致点赞,笑得合不拢嘴。

以人为本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方法。大到规划编制、项目建设,小到村庄保洁、设备维护,黄山区都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民广泛参与建我村庄、爱我家园行动中,让美丽乡村建设有了强大而持续的动力与合力。

美丽乡村,不仅美在环境,更美在人心。各村还通过开展好婆媳、好夫妻、好儿女和文明村、文明户、美丽庭院等评比活动,大大激发了广大村民建设美丽家园的热情,培育形成了向善向上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新好乡风。

新闻推荐

气排球邀请赛落幕

11月4日,2017年黄山气排球邀请赛在市体育馆圆满落幕。来自全国7个省市35支代表队的330名气排球爱好者同场竞技、切磋交流。据了解,本次气排球邀请赛为期两天,比赛重在交流,旨在为中老年气排球爱好者...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画榕圣手2017-11-06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 幸福家园焕新颜(上篇))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