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2名)
1.《发掘馆藏文化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作者:姚文孙;
2.《徽墨如何变“名片效应”为“产业效应”》 作者:洪雷、潘力。
二等奖(5名)
1.《关于建设徽州中国传统村落文化大数据库的建议》 作者:方宁;
2.《开发传统小技艺 做活产业大文章 努力实现文化传承与效益提升双赢》
作者:王金满;
3.《“有文化无产业”如何破?——黄山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浅析》 作者:赵青;
4.《挖掘徽州文化 打造中国楹联文化市的建议》作者:余治淮;
5.《关于尽快建设徽州文化电子地图的建议》 作者:王昭。
三等奖(10名)
1.《“民宿经济”模式与对策建议》
作者:李和平;
2.《把握市情特质 激活产业底蕴》
作者:汪晓东;
3.《从黄村实践看“文化让城市活起来”——黄村样本的示范意义》
作者:沐阳;
4.《促进黄山市企业发展工业文化旅游》
作者:胡鹏飞;
5.《关于加快黄山市文化(艺术)产业市场体制建设的建议》 作者:余琳;
6.《徽州民间剪纸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作者:吴笑梅;
7.《推进古民居产权流转,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作者:格斯特;
8.《做活影视文化大文章,提升黄山城市竞争力》 作者:李笃明;
9.《锦绣安徽 迎客天下:基于旅游产业链的祁红特色文化小镇规划思考》
作者:唐为亮;
10.《打好“徽”品牌 活化“徽”文化》
作者:殷园。
优秀奖名单略。
新闻推荐
□杜和武核心提示:瞧!堤岸的路灯亮了!仿佛一束束橘色与银色的火焰,光影斑斓的夜迷幻出些许温柔而且蕴育了希望。我正抬头望天,雨还淅淅沥沥下着没有透晴迹象。总无法应付冬日的阴冷雨天,仿佛心里湿漉着...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