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晚10时许,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响起电话铃声,“我是淑萍的女儿,母亲刚刚在深圳医院安顿好,一切顺利,转运途中没有异常。感谢贵院医务人员,黄山的确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旅游城市。不仅是旅游,医疗应急救治能力也很高……”
6月7日8时30分,同样在重症医学科,科主任张牧城接到SOS深圳分公司的电话,“感谢贵院在淑萍住院期间和转运途中给予的精心安排和缜密计划,愿黄山的明天会更好……”
突然发病,意外倒在千里之外的酒店
5月25日晚11时许,参加深圳某养老机构组织的黄山游的79岁淑萍在酒店昏迷。酒店工作人员迅速拨通黄山市“120”,她在第一时间被紧急送到黄山市人民医院救治。
经检查,淑萍被诊断为“右额颞脑血肿,量约83毫升,脑疝形成。”听到脑疝形成就意味着颅脑损伤濒临死亡边缘的解释,陪同旅游的人员小刘顿时不知所措,迅速拨通淑萍在深圳的女儿电话,告知疾病凶险程度。很快医生做出决定,如不尽快手术,生存的一丝希望都没有。“我们不能为她做主,您还是和她女儿沟通吧!”小刘向医院值班领导叶勇毅、蔡炼说明情况。很快,该院神经外科王希和总值班蔡炼通过小刘临时加的手机微信,与淑萍女儿进行交流。传图片、发语音、微信留言,一切配合得默契,只是对方在回复时间上有些长。“不管结果如何,我们没有怨言,只希望您们尽心。”“我们会的!”于是,一张没有家属签字的知情同意书在导游见证下,签下该院值班人员的姓名。自深夜1时45分开始,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手术进行着。期间,淑萍多次游离于生命边缘,但参与手术的方宪清、王希及麻醉手术医护人员均一一予以应对。早上6时还没到,该院重症监护科接到电话,手术室通知尽快准备床位,随时接诊手术台上的危重病人。
紧急抢救,医护人员很尽力
经过缜密安排和对接,5月26日10时20分,完成颅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手术的淑萍被送至重症医学科病房,正在查房的方向群、徐芳媛及其他医护人员立即迎上前交接。
血压81/49mmHg,医护人员迅速加用升压药抗休克;呼吸不稳,即刻予以呼吸机辅助通气保障氧供;强有力脱水降颅内压,增加血浆及白蛋白的输注等,一系列措施阻止脑继发性损伤,实现脑保护,一切极有可能的抢救措施均已考虑到位。
在整个住院的11天里,该院启动院外专家会诊一次,院内专家会诊两次,紧急抢救6次,科内查房会诊30余次……慢慢地,淑萍的生命体征和病情趋于稳定。
咨询改变,这是最大的安慰
5月26日晚,淑萍女儿晶晶从深圳赶到医院见到母亲的第一眼,有些没控制好情绪。随后,她将在过去24小时内从多位专家处咨询到的相关问题,一一向该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发问,边问边记录,就关键问题有时还要医生重复叙述。
在该院呆到第四天后,晶晶似乎信任这里的医护人员,提的问题较为缓和,观察的眼神也很友好。此外,让医护人员欣慰的是,晶晶话语中少了些质疑,多了些感谢,有时甚至会拎些水果慰问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
回家,大家给予最大帮助
在医护人员呵护下,淑萍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各项指标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变。此时,守在重症医学科门口的晶晶和她的姐姐有了让妈妈回家的设想。获此消息的张牧城主动与晶晶交流,提出看法和多条方案建议供其决策参考,最终晶晶选择联系SOS。
说起安全回家,对重度颅脑损伤的淑萍来说的确不是易事,生命体征的维护、转运途中风险的应对、病情资料的对接等问题都需认真、细致地安排和筹划。为应对风险,医护人员尝试让淑萍做脱机实验。淑萍又出现严重的高热症状,医护人员在为其降体温的同时紧急排查发热原因。为方便路途气道管理及病情需要,医护人员特意为其进行经皮气管切开术。此外,该科还特意指定专人与SOS深圳分公司工作人员进行无缝对接,为转运做周密安排。
经过三天超过70余小时的准备,6月6日下午3时,SOS深圳分公司2名工作人员在该院协助下,安全顺利地将淑萍转运至深圳医院继续治疗。
新闻推荐
今年30岁的曹吉松是徽州公安分局岩寺派出所的一名普通民警,2014年11月,曹吉松被选派到岩寺镇罗田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驻村罗田,他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聚焦富民...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