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国家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第一年。近日,省统计局发布报告,对全省出生人口、生育意愿及“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效果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A
去年黄山市分娩“二孩”6136人
记者从黄山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了解到,2016年黄山市有14330人分娩,同比2015年多3903人,其中初胎8194人,二胎6136人,“二孩”占比42.8%。
报告显示,2016年全省出生人口80.3万人,较上年增加1.32万人,为2001年以来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全省人口出生率13.02‰,较上年提高0.1个千分点,为2010年以来最高。此外,2016年安徽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1,比去年同期下降2.3个百分点,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下降了13.55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26个百分点。这表明“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情况减少,主观意愿的转变推动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持续下降。
B
经济压力成制约“二孩”生育主因
报告显示,在符合生育“二孩”的育龄妇女中,不想生育“二孩”的占47.9%,在生与不生之间纠结徘徊没想好的占39.2%,打算生的占12.9%。经历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很多妈妈都不愿再经历一次生育孩子的辛苦。中心城区某银行职员汪女士说:“儿子今年7岁了,二孩政策放开后也想再添一个,但想想当初怀孕的辛苦又退缩了。现在父母公婆年龄都大了,我们夫妻工作也忙,生了孩子也怕没人带,所以想想还是算了。”通过采访记者发现,养育成本高、年龄大、孩子没人带,是制约“二孩”生育意愿的三大主要因素。
实际上,在这份调查报告中,由于经济压力而选择不生“二孩”的占比为52.3%,在20-24、25-29、30-34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而年龄因素则在“70后”妇女中反映较强。
C
建议婴幼儿早期发展纳入社会公共服务
根据黄山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黄山市的“二孩”占比已经超过一半,占52.7%。虽说“全面二孩”政策初显,但放眼当下仍有很多制约因素让年轻人顾虑重重。
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一位医生告诉记者,在2016年接诊的孕妇中,“二孩”妈妈几乎占三分之一,其中还有不少是高龄产妇。实际上,很多“二孩”妈妈夫妻双方的父母年龄都偏大,带新生儿心有余力不足,所以在抚养照料方面,“二孩”父母是有一定压力的。此外,还有托幼、教育、就业、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供需矛盾都制约着“二孩”生育。
因此,省统计局的报告在加强生育医疗服务,完善医疗、托育、教育、社保、税收等经济政策方面都给出建议。报告指出,在打算生育“二孩”的育龄妇女中,接近一半(49.4%)人关注的是孩子教育,因此建议把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纳入社会公共服务范畴,重点加强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住宅小区配套建设全日制早期发展机构(育儿园、托幼园所等),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公民个人等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兴办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机构。
新闻推荐
·黄山区甘棠中心学校小记者站杨子曰·我家养了一盆绿萝,它全身都是绿色的,枝叶茂盛。绿萝的叶子有大有小,那茂密的绿叶,一片紧挨着一片,不留一点儿空隙。这一片片的叶子,有的像一滴超大号水滴,摇摇欲坠...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