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消息记者赵天彪报道在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东红村崇明山村组,村民吴启才一家五代人亲情接力,不离不弃,被当地村民传为佳话,更传递出孝老爱亲的好家风、大美德。
吴启才的家,是一幢上世纪80年代的木结构房子。6月5日,记者走进吴启才的家中,只见他正在给堂叔吴金桃检查身体。据悉,今年83岁的吴金桃,先天性聋哑,3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改嫁,吴启才曾祖母将其收养。
“曾祖母看到吴金桃孤苦伶仃一个人,就把他领回家收养了。吴金桃12岁那年,90多岁的曾祖母因病死亡。”吴启才说,自从吴金桃3岁被收养后,这便是自己一家80年的亲情接力。1975年,父亲去世,自己顺理成章承担起赡养聋哑堂叔的重任。“父亲临死之前,也打我的招呼,意思叫我要好好地照顾堂叔。”
据了解,今年67岁的吴启才,1967年初中毕业后成为村里的赤脚医生,50年来,他甘愿拿着村医的微薄工资,倾情为民,奉献自我,被村民誉为“健康守护神”。不仅如此,他还坚守中国传统孝道,几十年如一日像亲人一样照顾堂叔吴金桃。在照顾堂叔吴金桃期间,一系列打击考验着吴启才和他的家。其中三次遭遇危难让吴启才至今记忆犹新。
吴启才告诉记者,2001年正月初一,儿子(心肌梗塞)突然死亡,对一家人打击相当大,不幸的是月底堂叔又摔倒了,腰跌断,腿板骨跌断。在这种万分悲痛的情况之下,吴启才还把堂叔送到医院抢救,把悲伤都甩在一边照顾他。还有一次是2010年,吴金桃突发肠梗阻坏死,大便不通,情况危急,送至医院时,医生说若迟点性命就不保了。
“堂叔在生命处于垂危期间,很多村民都劝吴启才,老人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你家经济又很困难,医生也提出来这个老人的病情很危险,治疗上有很大的困难等关心话。”吴启才的邻居吴老太说,俗话说“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亲戚不认了”,这意思就是让吴启才放弃堂叔治疗。可吴启才回答道,“我对堂叔吴金桃感情比较深,祖上一代代传下来的,我要想尽一切办法给他救治。”
据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民政干部介绍,得知村民吴启才的家连续遭遇困难,生活过得非常艰辛,政府建议他将堂叔吴金桃送到敬老院。但他始终不离不弃,多年来,吴启才还教育两个女儿,让她们每个月都要专门回家,给叔公买吃的穿的,逢年过节,大家给的零花钱也从不间断。
“我这么做是尊重长辈尽孝行善的教导,为下一代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现在我的女儿和外孙女对我们都很孝顺,我感到愉快和高兴。”吴启才憨厚地说道。
新闻推荐
大自然是一座神奇的花园,它能用它的鬼斧神工让这个世界千变万化,同时又造就许许多多令人叫绝的美景,比如九曲十八弯的黄河、清澈见底的漓江、勾人心魄的乐业天坑、飞流直下的德天瀑布、峰峦叠嶂的泰...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