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黄山新闻 > 正文

木头呵护中国

来源:江淮晨报 2017-06-04 04:41   https://www.yybnet.net/

《中国木文化》  尚景 编著

黄山书社出版

“木头呵护中国”,读罢这本印刷精美,中英文对照的《中国木文化》,我不禁发出这么声感叹。我吃惊于鲁班在春秋时就发明了锯子,想一想西方的古希腊时期,古罗马时期,中世纪时的欧洲建筑以及世界上其他的地方,中东、地中海地区……他们的建筑中,哪里看得到木头的影子。也许有,那也顶多只是个门窗。有了锯子,就可以比较得心应手的、随心所欲地应用木头了。中国人对木头真是有着优美的感悟和恰当的运用,书中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木的民族,从古至今,木材都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原料,从木建筑、木家具,到各种木制用品,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影随形。中国人之所以对木情有独钟,主要是因为木材取自自然,其色、纹理、质地均富有天然的美感与质感。此外,木材软硬适中,易于加工和雕刻。”

书分四章,分别为:源远流长的木文化,气势恢弘的木建筑,工艺精湛的木家具,玲珑剔透的木雕。每章都选取了一些代表性的图片,如北京故宫中和殿的木制屋顶,北京天坛祈年殿的内室图景,沈阳故宫的凤凰楼,北海公园里的龙泽亭,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苏州拙政园的浮翠阁,山西恒山悬空寺顶部的木质结构和应县的木塔,福建民居土楼中的木建筑、湘西的吊脚木楼、全国各地的木牌坊……尤其是选取了《清明上河图》的一段画面,一一标明上面的木制物品,那几乎就是一个古中国民间木制品的博物馆,你可以感觉到木头是如此之深地渗透进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一路读下来看下来,我是一路的惊叹,我惊叹于中国人对木头的深刻认识,惊叹于中国人对于木头巧夺天工的运用,惊叹于中国人对于木头深沉的依恋情怀……从庙堂到民间的广阔世界,全被木头连结起来,宫殿、园林、寺庙、道观、民居哪一处没有木;过河的索桥、翻山的栈道、行进的舟车哪一处不是木;家里的用具:床榻、桌案、橱柜、椅凳、各种架具……哪一处不是木;家里的装饰,从雕梁画栋,到门窗雕刻,到案上的文具和赏玩的摆件……哪一处不是木。可以说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木头支撑中国、庇护中国、安慰中国,娱悦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历史充满着苦难,但也许有着木的依托和呵护,文明才没有被淹没,才有源远流长的伟大传统,才有着坚韧非凡的生存意志和生存本领。

木的背后是树,是森林,我们现在有了植树节,每年都会栽下许多树,但树的成长是如此的缓慢;而且我对在同一区域大面积地栽下同样的树总是有着很多疑虑,这是妥当的嘛?更不用说那些为了工业需要的“速生林”了,不是有“绿色沙漠”一说么?生物的多样性不正是生物繁荣、健康成长的最为重要的基础么?对树木功利性的榨取,让人失落掉对木头的情感;而单一树种的森林,让人想起来都感到单调和寂寞。书中的一大亮点是介绍各种木头的性质和特点,红木、紫檀木、黄花梨木、柏木、槐木、核桃木……均配有精美的切面图;每种树木都能各得其所,出现在人们需要它们的地方,最能熨帖的与人的生活相融一体。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树木,如果没有繁茂葳蕤的参天大树,如果没有错落有致、互竞互促、繁荣生长的森林,中国人的生活将会是多么的失落?而如此这般,更是一种文化底蕴的流失,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将大打折扣。善待木头,珍惜木头,这不仅是木头对人的需要,更是人对木头的需要,因为没有什么比木头更能呵护人。

新闻推荐

市检察院强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朱章平晨刊讯近年来,市检察院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采取多项措施加大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力度。该院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机构队伍建设。始终把未检...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木头呵护中国)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