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婚礼主持人,也是一家咖啡馆的老板,他说开这个店就因为希望有一个场地,可以把自己的梦想坚持下去,那个梦想的名字叫“相声”。他就是黄山“明声在外”喜剧社创始人、相声演员、安徽省曲艺家协会会员谢明。
成为德云社“九”字科学员
5月23日晚19:30,在谢明的咖啡馆里,谢明和他的学生、小学生许佩天表演的相声《我爱学习》准时与观众见面了。咖啡馆场地有限,只能容纳50人观看,但满座和笑声却让谢明“说”得很带劲。
长衫大褂,说学逗唱,在这看似有些贫的“斗嘴”中,却能生发出无限乐趣。褪去长衫马褂,谢明跟同龄人一样,年轻时尚;一旦站上舞台,转瞬间他就有了异样光彩,满脑子都是如何撩动观众的笑神经。
谢明是安庆人,从小就喜欢相声,爱看电视自己模仿,小学四年级开始上台表演,从此再也停不下来。但他学的专业却和相声不沾边。谢明毕业于黄山学院新闻专业,大学毕业后在交通台当主播,边上班边创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网上看到北京德云社“九”字科招生的消息,一心想接受系统训练和学习的谢明毫不犹豫报了名,并顺利地成为其中的一员。2012年他开始在德云社师承郭德纲门下学艺两年,后因种种原因回到了黄山。
想让相声艺术在黄山扎根
相声界有句老话“宁往北行千里,不往南走一步”。“原因有三:其一是文化差异,南北的文化差异导致很多相声包袱在南方使不了,很多口头语南方观众听不懂,这就加大了对于作品的理解难度,所以在表演时就需要根据当地情况进行处理;其二是观众习惯,北方观众习惯花钱买票听相声,南方观众没这个习惯,也没这个土壤和氛围。观众坐在园子里听相声,大部分还是比较拘谨,不好意思起哄;其三是演员基础,因为口音问题,北京即使搞个相声表演兴趣班也能凑个十几个人,但是南方不行,普通话标准就要刷掉一部分,然后还需要对相声感兴趣,还需要有一定的天赋,更需要愿意在这上面下功夫。”
尽管如此,谢明还是想让相声这门艺术在黄山扎根,他说自己看中了黄山的资源、黄山的环境和徽州的文化底蕴,希望在黄山这座城市有一个地方能让相声这门艺术发声。于是2015年,他拉了一帮相声爱好者创立了黄山“明声在外”喜剧社。“那个时候还叫‘闲着也是闲着\’,一帮闲着没事干的朋友聚在一起,为了不闲着找了点事儿干,于是就有了这个名字,还主办了黄山首届相声大会,后来考虑到名字太长,就改成了现在的‘明声在外\’”。
培养本地相声演员和观众
喜剧社在创立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困难,之前也办过几场演出,但都断断续续,首先是演员凑不齐,没人,有时一晚上五个节目谢明一人就得演三个,为了保证演出质量,有时还得请外地的同门师兄弟来助演。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力量加入了相声这一行,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喜欢上听相声,但有人喜欢听,却没有固定的场所让人听,这是谢明一直纠结的事情。
如今终于有了自己的咖啡馆作场地,也凑齐了一帮人马,有十一二个本地的小学、初中、大学生跟着他学相声,主力就有8人,平时各自上学,休息时间学艺。有次他在环翠堂表演相声,一位妈妈带着儿子来后台找他,说儿子想跟他学说相声。小男孩就是许佩天,如今11岁了,家人支持,自己也喜欢,相声说的是有模有样,一串词儿顺下来不禁让人竖起大拇指。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销声匿迹”后,“明声在外”喜剧社于今年5月2日再度“开箱”(演出)。“听相声需要氛围,更需要习惯,所以我想每周固定一个时间表演,把观众培养起来,多来多听,对演员熟悉,对相声也就越来越了解。”谢明说目前演出不售票,属公益性,他用其他工作养活着自己的这一爱好。“这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之前在黎阳in巷、酒店都表演过,今后还会结合本土文化,做一些创新,更接地气。”他希望能把这样气氛热闹的小场子演出坚持下去,通过语言和表演给人带来欢笑。
抖一个包袱大伙都乐了最幸福
主持婚礼,见证幸福;调杯咖啡,分享甘苦;说段相声,传递快乐。这就是谢明有滋有味的生活,但他说自己最喜欢的还是说相声。
演出时他就说过,“我们需要的不是观众朋友们的掌声,是笑声。掌声是可以花钱买的,但是您能发自内心的笑出声来,把所有的烦恼都忘掉吗?恐怕不能。但是相声可以,一个包袱抖好了,大家哄堂大笑,那一刻,是快乐的,这种快乐是花钱买不到的,这样的笑是发自内心、毫不掩饰的,也是对演员最好的回馈,这也正是相声的魅力所在。”对于谢明来说,大伙笑的前仰后合,是他最幸福的时候。“不指着这个赚钱,就是因为相声能带给大家、带给自己快乐,所以还要说下去。再难,也会坚持。”他在大学期间曾创作过一个相声《我们80后》,获校园文化创作作品一等奖,他说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会将这个作品说给黄山的观众听。
80、90后传承的不仅仅是相声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北京学艺的两年让谢明收获了专业的技术,还有追求梦想的满足,毕竟不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以后会后悔。丰富黄山人民的文化生活,给爱好者提供表演的平台,让更多的人来现场感受相声的魅力,从而了解相声、喜欢相声是他的志向。
用坚持和热爱传承相声艺术
“对于每个周二都有一个期盼,就是可以在小小的舞台看见你们大大的梦想。”“希望能够长久的办下去,不仅给屯溪市民一个了解相声的途径,也给大家提供一个欢乐的平台。”“从小很喜欢看相声、小品类的语言节目,你们的表演很棒,很放松心情。”看到网友们的留言,谢明更鼓足了干劲,这是对他们团队的认可和鼓励。
“在屯溪也能听相声了,感谢‘明声在外\’在每个周二的晚上为我们带来欢笑。”屯溪网友“苍穹”看了5月23日的相声表演,对于他来说,相声既熟悉又陌生,“以前通过收音机和电视听、看相声,现场看还是第一次。他们的表演很用心,让黄山人多了一个文化娱乐的活动场所可选择。”这也正是谢明的初衷,“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无非就是喝酒泡吧K歌上网,真正接地气、老百姓能感受到的娱乐活动还是很少,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还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至少给大家一个有意义的选择。相声本身就是老百姓的艺术,没有多高的地位,但它却是老百姓喜欢的形式。”
谈及未来的打算,谢明表示还是先要培养成熟的演员和固定的观众。“我还是想参加全国相声大赛,认识更多优秀的相声演员,对自己也是一个学习和促进。再一个就是希望将来在做的不错、大家认可的情况下,每一年年末在像徽州大剧院这样的场所举办一场大的‘封箱\’演出。不过这都是后话,目前关键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谢明告诉记者,在杭州有一个相声社团已经坚持了六年,拥有了一批固定的观众,他也想用自己的坚持和热爱传承相声艺术,让更多的人知道在黄山有这么一个相声喜剧社,有这么一群年轻人在说相声。图片由谢明提供
新闻推荐
为加强S103线潜口镇紫霞大道交通秩序管理,保障交通参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实施条例》及《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