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是古徽州、今黄山市的前身。这里山水明丽,人文厚朴,风光独异,闻名天下的黄山、齐云山等风景名胜都属新安胜境。自古以来,新安的名山胜水赢得了历代名人雅士的千古赞誉,而最为耀眼、最具权威的当数三朝四帝——南北朝梁皇帝、明朝嘉靖帝和清朝的康熙帝和乾隆帝的钦赞,成为古今文史上的佳话。封建王朝的皇帝,是当时社会至高无上的威权主宰,其言被奉为金科玉律,得到皇帝的称誉,既是新安独秀的禀赋所致,也是新安山水的“宠幸”。
梁武帝誉赞 “新安大好山水”
萧衍,是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皇帝,生爱好文,与谢脁、沈约、任眆等八人并称为“竟陵八友”。由于己具诗才,故而看重文才横溢的重臣徐摛。在得知“摛年老,又爱泉石,意在一郡,以自怡养”时,便召见他说:“新安大好山水,任昉等并经为之,卿为我卧治此郡。”中大通三年(公元531年)徐摛遂到拥有奇山秀水的新安郡出任新安太守。据《梁书·徐摛传》记载,徐摛到了新安郡后,“为治清静,教民礼仪,劝课农桑,期月之中,风俗便改”,政声显著,颇得民望,任职期满回朝后还加封了“戎昭将军”。600多年后南宋大儒朱熹据此手书“新安大好山水”,以兹存记。
嘉靖帝诏赞齐云山为“东南福地”
嘉靖帝为明世宗朱厚熜,系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早期英明苛察,勤勉政事,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重振国政,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史书评价其为“中兴之主”。志书载其初因无嗣后承继大统,得正一真人张彦頨建言,乃奉道教求子于齐云山玄天太素宫真武大帝,后灵验顺得四个皇子,龙颜大悦,遂于嘉靖三十七年六月初九日,降旨重修太素宫,并御制玄天太素宫“大殿碑文”。在这个御制碑文上,嘉靖帝盛赞齐云山:“惟此山高百仞,盘绕百余里,上应斗宿,俯瞰大江,峰峦秀特,岩洞幽奇,允为东南之福地,神仙一洞天也。” 表达了“和内安外”、“教法兴隆”的治国理政愿望。
康熙帝题赞“黄海仙都”
康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在治国理政上大有作为,同时在书法艺术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留有《御笔朱子诗》、《临米芾行书五言诗》等存世。史载康熙44年(1705),圣祖南巡,驻跸江宁,时安徽巡抚刘光美随侍左右。黄山慈光寺住持半隐向康熙帝呈送《黄山图经》,康熙帝对“图经风光”大为赞赏,遂御笔钦赞“黄海仙都”以示褒奖。寺僧将此四字御书钩摹制成匾额悬于慈光寺佛殿映耀山川,一时使慈光阁名声大震,成为徽宁两府梵宇之冠。至今康熙的“黄海仙都”手迹仍存,被镌刻于慈光阁碑廊。今《黄山志》和《黄山碑刻记》等仍有确载。
乾隆帝题赞黄山“千岩紫翠、万壑螺青”
乾隆帝是清朝第六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他秉承康熙雄风,不仅将“康乾盛世”推向巅峰,而且在文学艺术上深有造诣,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擅长书法,能写诗作赋,作诗多达四万二千余首,是历史上写诗、留诗最多的人。在其留存的诗中,存有其亲作御书的“黄山三十六峰诗”。史载:清乾隆年间,乾隆帝为感“臣允禧恭绘”“黄山三十六峰图”绘事,御题“黄山三十六峰诗”。就是在这组诗的题端,乾隆帝挥毫题写“千岩紫翠、万壑螺青”,对黄山之奇秀予以总括称赞。这些诗是应其皇叔允禧所作“黄山三十六峰图”而应和而作的御题诗,并有“乾隆宸翰”钤印。
允禧字谦斋,号紫琼道人、垢庵、春浮居士,是康熙第二十一子,乾隆的叔叔,好绘事,乐与文人雅士游。乾隆年间曾游历黄山,感于黄山的奇观胜景,以“臣允禧恭绘”之款创作“黄山三十六峰图”册页,方寸之间,构图饱满,笔笔精到。乾隆帝为旌表叔父画业之功,在每开留白处一一对应御题了三十六首诗,分别是:浮丘峰、飞龙峰、叠嶂峰、芙蓉峰、天都峰、松林峰、翠微峰、紫石峰、掷钵峰、圣泉峰、仙都峰、轩辕峰、九龙峰、棋石峰、紫云峰、青鸾峰、上霄峰、云际峰、桃花峰、炼丹峰、云外峰、望仙峰、清潭峰、石门峰、云门峰、容成峰、石柱峰、狮子峰、丹霞峰、老人峰、仙人峰、布水峰、石床峰、采石峰、朱砂峰、莲花峰。这些全部为五言诗,对黄山三十六峰的风景人文进行了述赞。如写《浮丘峰》:“洞天三十六,黄山峰占足。第一数浮丘,芙蓉四时绿。”写《天都峰》:“天都九百仞,巍然切太虚。我虽未升颠,仙侣原可呼。”写《莲花峰》:“簇簇玉井莲,太华匪当对。谁知万里游,却在寸心内。”一个封建帝王能为一个山岳景地题写三十六首诗,古今仅见。
新闻推荐
5月10日,在徽州区岩寺镇翰山村村民朱海燕家的3亩油菜地里,秸秆粉碎还田互助队正忙着将一捆捆秸秆放入机器,粉碎秸秆茬子不仅降低火情的发生,改善了空气质量,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肥效,获得广大...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