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5时,天刚微微亮,40岁的余耀琴已经起床了,13年来,天天如此。此时,她的丈夫叶涛还没有醒,城市中大多数的人都还沉浸在睡梦中,但她忙碌的一天已经开始,她要赶在身患重疾的丈夫起床之前准备好当天的早饭。
在徽州区丰乐社区皖机一村小区,有一排建于上世纪70年代普通的4层厂房宿舍,外墙有些风化,裸露在外的红砖已有些斑驳,余耀琴与丈夫就居住于此宿舍的3楼。房子面积不大,家具看上去也有些陈旧,但窗几明亮,干净整洁。
“没有她我活不到今天”
1999年春节,22岁的余耀琴经人介绍认识了27岁的叶涛,一年后,两人喜结连理,婚后夫妻二人互敬互爱,相携共进。2001年,女儿的降生为这个小家庭增添了不少欢乐,日子虽清苦,但幸福。
意外发生在2004年的夏天,叶涛先是觉得自己眼睛充血红肿,去了眼科医院,查出右眼视力只有0.3,左眼几近失明;继而全身乏力并伴有浮肿,被医院确诊为“糖尿病”。丈夫的病让一家的重担都落到了余耀琴一人的肩上,经济并不宽裕的她除了四处筹钱和打零工外,还悉心照顾丈夫,鼓励开导他战胜病魔。“说真的,当时我不打算治疗,一方面没了经济来源,其次孩子才三岁,用钱的地方太多,全家就靠耀琴一人的工资维持生计,很难。后来社区帮我的情况上报,区领导也来看望我并资助我看病的钱,这才去医院做了首次治疗。”今年45岁的叶涛回忆说,“在我慢慢接受疾病并积极治疗的时候,2013年又并发了尿毒症,当时自己死的心都有了,也是耀琴守着我,安慰我。说真的,没她我活不到今天!”
“既然是一家人,我没理由抛弃他”
当余耀琴得知丈夫由“糖尿病”并发了“尿毒症”,一个人悄悄大哭了一场。面对困境,耀琴没有选择逃避和放弃,她知道,他们家从此就要靠她了,她勇敢地克服着生活的种种磨难,拼尽全力守护着全家人,“只要他在,这个家就是完整的,孩子不能没有父亲,我不能抛弃他!”
13年来,为全心照顾丈夫和年幼的女儿,耀琴吃尽了苦。“并发症后,每个星期要去市医院做3次透析,常常是早上6点多出门,晚上10点多到家。”为了省下车费,夫妇二人通常骑电瓶车来回。“2015年的一天晚上,叶涛突然头疼欲裂,当时他执意不去医院,我知道,他是怕费钱,后来,我哥硬背上他去的医院,医生说他小脑出血,晚来一步就危险了,第二天他清醒后就吵着出院了,一天下来治疗费用5000元,他心疼!”耀琴说。看着妻子如此辛苦,叶涛于心不忍,曾多次跟她说:“你真傻,当时别救我让我走了你就没这么多心事了。现在害得你受这么多苦,你还是别管我了。”但余耀琴却总是笑着说:“你是我老公,这是我的家,我哪儿也不去,我就守着你!”
“懂事的女儿,党的好政策,为我撑起一片天”
“这些年耀琴为照顾我和孩子没睡过一个踏实觉。所幸的是,女儿非常懂事,今年已经读高一了,在学习上,她从未让我们操过心;放学放假空闲时,她会分担家务,还要照顾我。”谈及女儿,叶涛有些愧疚,为自己没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而自责。
“这些年,社区对我们真的很照顾,为我争取各种帮扶,联系各方面资源,大病救助、城市低保,我所能享受的民生政策都享受了。我每月透析费用要上万元,但自己只需付百分之十,说真的,是党的好政策帮我撑起了一片天。”叶涛激动地流着泪说。
“嫁给他,我无怨无悔!有他有孩子,家是完整的,我就是幸福的,我在一天就会照顾他一天。”余耀琴坚定地说。
新闻推荐
□朱红叶刚到机关工作的时候,一个前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年轻人刚工作,要记住开门三件事“打水,扫地,擦桌子”,如果今后想在机关里站稳脚,还要煅练好“笔功、嘴功、腿功”。邓小平同志曾强调过,“...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