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裁缝,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手艺,积淀在一代人的记忆中。在过去,每逢年关附近,一些多子女的家庭,为给孩子们添置新衣裳,会将老裁缝请到家里给孩子们做衣裳,新年穿新衣的习俗让当年的裁缝们忙的不亦乐乎。
然而,在服装流水线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的冲击下,当年红火的传统裁缝业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如今的都市高楼林立,在黄山西路繁华的商铺间,一家不太起眼的裁缝铺,却因汤增柱三代祖传的精湛裁缝手艺而远近闻名。老裁缝汤增柱仍继续着自己的缝补,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延续着穿针引线、裁剪熨烫的日子。
日前,记者来到汤增柱的裁缝铺,10余平方米的店铺中挂满各式完工的老式衣衫和旗袍,紧靠门口摆放一架老式缝纫机,左侧架起一张长条形的裁剪台,台上堆了些五颜六色的布头,还有看似磨了又磨的老剪刀和黑白分明的老熨斗。一位年近古稀身着传统服饰的老人正在忙着裁剪,他就是老裁缝汤增柱。这么多年来,他还是习惯用这些老工具。“这老伙计陪伴了我一辈子,用习惯了舍不得换了。”
汤师傅忙完了手中的活,和记者聊起了自己当裁缝的经历。“从十六岁跟父亲开始做学徒算起,今年67岁的我已经跟缝纫打了50多年交道,而我父亲比我学习手艺更早,14岁就跟我三爹学习裁缝。”汤增柱说,“民间有言,荒年不饿手艺人。我爷爷是老红军,参军前为了把我父亲安顿好,便让我父亲跟随爷爷的三哥学习裁缝手艺,父亲从14岁学习裁缝到他80岁离开,一直都手脚娴熟,裁剪修补样样都来。”
“当年跟父亲学手艺那会儿还没有固定的店铺,都在自己家中,如有需要裁缝都是上门服务,吃住在雇主的家中,在当时普遍工资只有30元/月的情形下,我们的工资是2元/天”汤增柱自豪的说,“逢年过节忙的时候,在一户人家都要做上十天半个月,包吃包住,结束后拿到一笔‘丰厚\’的工钱。”
1982年,父子俩在芜湖老街的状元坊46号有了固定的店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裁缝铺迎来了辉煌。“那个时候市面上衣服的种类款式都还不多,想穿点时髦的或者合心意的,就得找裁缝量身定做。”汤师傅说,“当年我们腊八以后就不接生意了,因为根本来不及做了。有一年一直做到大年三十中午,差点没赶上回老家过年的班车。”
当年提起状元坊的老汤裁缝铺,上了年纪的老人们都知道:“汤师傅手艺精湛,做工细致,衣服做得服帖”,随着古城拆迁,汤师傅搬迁到黄山西路新店,如今,裁缝铺的生意虽没有了以前的好光景,街坊都知道老汤手艺精,每天仍有干不完的活干。汤师傅说,“一直以来,我都没有闲暇的时候,如今除了中老年群体喜欢穿裁缝铺做得衣服,年轻的女士定制旗袍,年轻小伙子定制长衫也很普遍,刚出世的婴儿的小棉衣更是逐年增加。”
汤师傅的裁缝铺能持续生存下来离不开老汤精湛的手艺,“我目测一个人就能做出一件合身的衣服,这些基本功都是父亲教给我的。16岁跟随父亲学徒,父亲对我要求非常严格,有一次弹线不直,他用尺子把我的小拇指都打折了。”汤增柱回忆说,“每一项基本功,父亲都逐渐让我熟悉并熟练掌握,一直到我30岁,父亲才放手让我一个人去做。”
如今,汤师傅的儿子已成家立业。照理说,汤师傅完全可以歇下来,享享清福了。可是,汤师傅不愿闲下来,更不愿自己的手艺失传,“我一天不听到缝纫机的声音,就觉得不习惯。我的父亲一直做到80岁,我想我也能做到80岁,”汤师傅说,“虽然父亲和我都带过徒弟,但是学习裁缝的周期比较长,能坚持下来的不多,现如今更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了。”
□ 郑远 姚和平 文/摄
新闻推荐
提起医生,人们...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