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先发
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战略的设立和实施,是国家推动我国和安徽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安徽人民特别是皖南地区人民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发展旅游业的实践经验积累,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内在要求。大力发展皖南现代文化旅游业对安徽的快速崛起具有重大意义。2013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全国是46.1%,安徽是33.1%,安徽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13个百分点。这个差距是很大的压力,也是巨大的潜力。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和服务业,是安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所面临的一个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在这方面,皖南现代文化旅游业可以大有作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需要和可能出发,从安徽整体进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出发,应该有更大的作为,应该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强,为全省乃至长三角区域打造经济升级版作出更大贡献。
实施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规划,要做好四篇大文章。一是做好国际化大文章。皖南地区已经具备对国际进一步开放的条件,要进一步融入国际旅游业,把皖南的品牌打出去,多多吸引境外游客,多多赚取外汇。 2013年全省的入境游客约386万人次,占全国入境游客的2.99%,这方面有很大的潜力。二是做好文化大文章。大力提升旅游发展文化内涵。皖南地区不仅有丰富多彩的自然山水景观,也有十分悠久和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儒学、道学、佛学在国内外均有较大影响。新安理学及其助长的徽文化和徽商在明朝以后的一个长时期广泛影响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发展。徽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聚了中华民族不少优秀的基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民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这些优秀的文化内涵大有必要进一步挖掘,与现代旅游业紧密结合,使皖南旅游业发展再上一个台阶。三是做好示范区大文章。这个示范不仅是现代旅游的示范,也应该是改革开放的示范,要敢于先行先试,力争在发展旅游业的管理体制上有所突破,起到示范作用。四是做好区域旅游业协同发展的大文章。皖南现代旅游业从黄山始,到“两山一湖”,再到皖南地区,是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而逐步形成的过程。推动这个地区旅游发展要形成区域内和区域外的联合协同动作,加快形成区域内外的精品路线和特色景点,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集聚优势。
关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六点思考和建议:
第一,坚持进一步改革开放。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旅游资源的活力,充分释放改革红利。同时,坚决实施有利于发展的各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二,坚持提升旅游发展的文化内涵。在继续大力发展观光旅游的同时,积极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旅游业深度融合,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质量。支持开发康体、养生、运动、娱乐、体验等多样化、综合性旅游休闲产品,提升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服务设计的人性化、科学化水平,满足广大群众个性化旅游需求。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特色文化旅游,推进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建设文化旅游精品。加快智慧旅游发展,促进旅游与互联网融合创新,支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艺术精品和旅游商品,鼓励发展积极健康的特色旅游餐饮和主题酒店。
第三,坚持资源和环境保护,坚持合理有序开发。要特别重视自然文化遗产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类专利及各类商标注册的保护利用;特别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坚决杜绝急功近利的破坏性的开发利用,让皖南保持青山绿水、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第四,坚持硬软件建设同步进行,尤其要重视软件建设。目前皖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已有很大的进步,随着南北和东西大通道建设的完成,区域内的连接线和城镇、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仍然很重,互联网和智慧旅游建设也要加大力度。在抓硬件建设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软件的建设,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加快包括导游在内的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的培养。
第五,坚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和要求,不断完善地方法律和法规,在制度上保障旅游区的健康、顺利发展。
第六,坚持加大宣传力度。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域的正式设立才十个多月,尽管以前对这一区域的旅游宣传做了不少工作,但整体性的宣传和特色性的报导仍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要通过各种各类媒体、各种各类研讨会和交流会等向国内外深度宣传,不断扩大影响力和吸引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创意经济研究会)
新闻推荐
安徽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财政厅联合实施,以美术形式反映安徽波澜壮阔的历史。美术皖军经过长达4年的创作,推出一批具有史诗性质、地域特色的精品力作。本版作品...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