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黄山新闻 > 正文

古建保护推动徽文化“活态传承” 黄山各界热议本报“扩面提质古建筑保护,打造生动古色黄山”报道 记者 陈明

来源:市场星报 2014-11-27 05:5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于11月17日刊发了《扩面提质古建筑保护,打造生动古色黄山》一文后,在黄山各界引起强烈反响。采访中,读者均表示,今年黄山市全面启动实施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作,不仅能进一步推动徽文化活态传承,留下一方“有山、有水、有乡愁”的精神家园,还加快促进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市民韩先生:参与古建保护的人功不可没

看到黄山市对“百村千幢”工程进行横向扩展、纵向延伸、拓展古建筑保护范围的报道后非常兴奋。古建筑是先辈留给后人的一笔不可再生的珍贵财富,作为黄山市民,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将它们保护好。相信在政府的引导下,各方的参与下,徽州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黄山市投入巨额资金,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创举,参与古建筑保护的人更是功不可没。自该保护工程实施以来,破落的村庄经过抢救性保护焕发出活力,濒临倒塌的老宅子修复后既能满足生活需要,又成为新的旅游业态和亮点,为老百姓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

摄影家方先生:保护古建是文明的传承进步

远山、近水、粉墙、黛瓦,构成的一幅幅美丽画卷,是摄影者的最佳拍摄题材。随着黄山市对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的纵深推进,一幢幢古老的徽州民居,一座座古村落呈现出应有的色彩,在自然山川、植物的环境中被衬托得分外醒目而清新,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摄影家们,用镜头记录下美的瞬间。

我出生在徽州,对这些古建筑有着深厚的感情。从过去拆梁卖瓦或任其倒塌,到成为精心维护的世界遗产,在此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文明的传承和进步。徽州古建筑虽历经沧桑,但在黄山人民的精心呵护下魅力依旧。我将以不同角度拍出古民居的独特一面,通过照片展示它们背后的故事。

研究员胡时滨:古建保护推动旅游快速发展

徽州文化历史具有特色,主要体现在古民居、古村落上面,这在黄山三区四县很多。随着“百村千幢”工程的实施,新农村的建设,打造百佳摄影点、旅游景点的建设,针对古建筑保护出台《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暂行办法》等多个文件,对古建筑保护利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纵深推进了黄山市的旅游快速发展。

探索成立古建筑收储经营公司,对未列入各级文保单位、濒临倒塌、个人无力保护利用的古建筑,进行收储或租赁,统一市场招商、统一市场销售,此做法非常好。通过收储的方式使散落在民间的古建得到了保护利用,政府不仅在古建筑保护市场这块起到了主要引导作用,还让村民认识到古建的价值,主动积极参与保护。

新闻推荐

高速路上,民警上演“斗牛” 胡晨 记者 陈明

星报讯  日前,黄山交警高速三大队民警巡逻至京台高速汤屯段上行线1328km处时,发现一头小黄牛正在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旁吃草,过往车辆发现后纷纷急打方向避让,险象环生。 民警立即通过喊话器向...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古建保护推动徽文化“活态传承” 黄山各界热议本报“扩面提质古建筑保护,打造生动古色黄山”报道 记者 陈明)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