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北天和苑的安置房里,年过半百的徐阿姨见到记者就拉着我们参观她的新厨房,话语里掩不住喜悦:“一拧开水龙头,里面就会流出哗哗响的自来水,光听那声音我就开心!”
在沈巷镇土生土长的她,过去的生活远没有如今这么方便。长期以来,她住在镇上一个小平房里,生活用水主要靠塘水和乡镇小水厂自来水,不仅时常停水,而且水质也无法保障。芜湖进入跨江时代后,她的生活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脚下空旷的土地慢慢变成今天的欣欣向荣,住房条件更加现代宜居,连喝水也变得更加省心、放心、舒心。
在跨江发展驶入“快车道”的今天,小到让“徐阿姨们”喝上一口“安心水”,大到增加居民幸福指数、提升江北乃至整个芜湖的发展质量,都是江城建设者们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省心水”让城镇化“水到渠成”
“道路修到哪,咱们的水管就铺到哪。”站在位于江北集中区的宝能城营销中心楼顶,安徽省江北华衍水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指着西南边的皖江大道和东南边的和美路告诉记者,道路通行那天,这两条路就已经通水。
在楼顶的东北边,记者看到一片如火如荼的建设景象:塔吊林立,桩机轰鸣,工程车辆川流不息,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形成一个集滨水生活、高端教育、商业配套为一体的产业新城。“这里每天都有新变化。”该负责人的一番话揭示了江北发展迅速的背后原因——以宝能城为例,早在项目动工之时他们就已着手管网设计工作,力求该项目供水及时到位。在江北,所有供水管网均和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同步竣工,保障江北居民用上“省心水”。
“省心水”让江北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到渠成”。 “这里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园区,而是一座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是未来大芜湖的三大主城区之一。”集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政公用配套设施与招商引资相辅相成,共同为集中区城镇化发展添砖加瓦。记者了解到,目前江北产业集中区起步区的45家非居民用户及1个安置小区共1800多居民用户由江北华衍水务有限公司集中供水。同时,该公司向沈巷镇2000多户居民供水,辐射效果日益明显。在水厂投入运行初期,平均日供水1500吨,随着沈巷镇供水的贯通,最高日产量上升到7000多吨,平均日供水量4000 吨左右。如今,江北水厂的日供水能力已经达到3万吨,完全能够满足江北产业集中区及沈巷镇的用水需求。
“供水一体化是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标志。”该负责人认为,供水能力的提升就像是一个缩影,它的背后是起步区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园区面貌的根本性转变以及园区承载能力的大幅度提升。据了解,该公司在建设水厂的同时,对原有老水厂黄山寺水厂和沈巷镇水厂的管网现状进行了摸底盘查,并调查了15家在建项目和400户居民的用水情况,以及一些可能入驻园区的项目的未来需求供水量等。根据规划和园区实际情况,江北产业集中区起步区铺设了三横两纵约15公里供水管网,规划的四期管网工程已经完成了一期和三期,皖江大道、和美路等道路管道均已通水,和谐路、和睦路管道也已铺设完成。
江北的建设者们喜欢把“江北速度”挂在嘴边。某种程度上来说,“省心水”也是另一种“江北速度”。为了加快管道铺设,江北地区采用新型管材加快管网铺设,不仅防腐性能优异、密封效果好,而且安装耗时更短。“正常情况下一天可以安装100-200米。”该公司负责人说,而且新管道采用PE材质,更加安全、卫生。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效率,还对大型进驻项目的内部管道提前做好前期规划,等到施工条件具备以后就可以立刻施工,保障供水有效、及时。
“放心水”提升江北幸福指数
来到江北水厂的门外,只见一个“绿房子”在角落安静地伫立。听了水厂相关负责人的解释,才知道那是一体化净水装置。每天,水泵将长江水“打”进该设备,依次通过沉淀、过滤等流程,再进行加氯消毒进入清水库,最终通过水泵和管网,成为江北集中区居民一开水龙头就出现的“自来水”。
“从取水到出厂,只需要一个小时。”江北水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整个过程几乎不需要人工操作,而且和传统设施相比,该设备占地更小、速度更快,生产的水质也更稳定。
一推开水厂化验室的大门,便看到工作人员神情专注地检验着水样的品质。走近一看,只见各式各样的电子仪表摆满了半面墙,浊度、水压、余氯等系数一目了然:出厂水压力0.34MPa左右、出厂水余氯在0.3—0.5mg/L之间……“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该水厂相关负责人介绍,例如,国家规定浑浊度应低于1.0 NTU,这里的出厂水浊度控制在0.1NTU左右。
“对于江北居民来说,水不仅要喝得省心,还要喝得放心。”正因为如此,江北水厂对于水质的保障一刻不敢松懈:每天,水厂都对水质进行化验,确保出厂水质能够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规范的常规检测要求。同时水厂也完成了视频监控系统、电子围栏系统等安全管理系统,内控外防双管齐下,有效地保证了江北用户的用水安全。
水源点原水水质的好坏对一个地区供水的影响至关重要。据了解,江北水厂取水口位于集中区黄山寺排涝二站排放口上游。为进一步保证水质安全,水厂在水源保护区设立醒目警示牌,在取水口上游200米,取水口下游1000米处设立标志,在取水泵船上也安装了航标,禁止一切危害水源安全的行为。水厂定期对保护区进行巡查,防止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垃圾、有害物品等排入河内,对水源保护区内河道堤段的垃圾、灌木、杂物等及时进行清理,有效地加强了水源的保护力度。同时,在位于集中区起步区内设立净水厂,包括取水头部工程、原水输水管工程、净水工程、出厂水总管工程、排水管工程等内容,使“放心水”真正让百姓放心。“目前,江北水厂全年水质都能达到国家水质标准。”该水厂相关负责人说。
正如水厂保护水质的道理一样,近年来江北也逐渐把关注点放在提升发展质量上。“小到一杯水,大到整个城区的建设,共同的目的就是提高百姓幸福指数。”江北集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集中区按照“产城融合、以产兴城、以城聚产”的理念,以“提质提效提速规范”为主题,以项目建设为核心,超前谋划发展思路,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全面加快项目建设,着力提升园区形象。今后,在江北新城生活休闲将成为江北居民乃至芜湖市民的新选择。
“舒心水”让“跨江梦”不再遥远
随着芜湖城市规模的扩张,芜湖的发展已从“临江时代”走向了“跨江时代”、“拥江时代”。伴随着跨江发展逐步推进,日益凸显出江北集中区的供水矛盾。而在安徽省江北华衍水务有限公司看来,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是坚持“以客为尊”,让市民喝上“舒心水”。
江北水厂的并网供水,有力地保障了起步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2012年9月10日市政府与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公司下属的水务板块华衍水务从2012年12月份就开始实施安徽江北产业集中区水厂工程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2013年7月,江北水厂正式并网供水,解决了江北集中区起步区的供水矛盾,为起步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确保江北集中区起步区供水项目的合法性,使江北产业集中区起步区供水管理尽快进入正常、有序、规范的轨道,2013年10月18日,江北产业集中区管委会将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起步区(15平方公里)的供水特许经营权授予中华煤气附属企业华衍水务(安徽江北)有限公司,并由其在江北集中区成立的项目公司安徽省江北华衍水务有限公司进行运营。据了解,安徽省江北华衍水务有限公司是香港中华煤气全资子公司,2013年12月12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220万美元,同时也是香港中华煤气继芜湖华衍水务有限公司之后在芜湖投资的第二家水务企业。
“我们始终把安全优质供水作为首要任务,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饮用水,并提供亲切、专业和高效率的服务。”江北华衍水务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按照现代水务管理模式,加强监控水质、设备运行状态。同时,积极拓展供水管网,扩大供水服务范围,不断提高城乡居民饮用水质量,在跨江发展的过程中推进芜湖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对“舒心水”的渴望,折射出沈巷居民和集中区的建设者心中那个豪情四射的“跨江梦”。 “集中区是芜湖市推进跨江发展、建设长江流域现代化大城市的战略支点,未来这里将成为高端产业密集区、生态滨江新城区、改革创新试验区。”集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加快江北开发开放,实现拥江发展,芜湖才能展现皖江双核的神奇魅力、跻身长江中游城市群前列。
如今,这个梦想离芜湖越来越近。过去遍地田野阡陌的江北,渐渐显现城市化、现代化的新气息。放眼整个集中区,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天然气门站、110KV变电站及电网改造工程、公用码头、大型排涝泵站、占地1200亩的宝能公园、区内水系整治等重大政府性投资工程和江北中小学、幼儿园、垃圾中转站、菜市场、消防站等民生工程或正在建设、或投入使用,无数建设者在这片土地上积极探索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实际上,“跨江梦”就是芜湖的大城市梦。
“预计2020年末,整个江北新区的日用水规模约为15万吨。”安徽省江北华衍水务有限公司也筹划着他们的“梦”: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已经筹备建设西梁山水厂,规划日供水能力45万吨。该工程一期日供水能力为15万吨,将于2015年动工,预计在2016年完工,为新区未来的发展提前做好准备。未来,按照芜湖市给水专项规划,江北新区将由新建的三座水厂(分别是西梁山水厂、二坝水厂和白茆水厂)分片联网供水,采用供水干管连通,城市管网向周边新市镇及村镇辐射,实现区域一体化供水。“不久的将来,这里崛起一座新城,所有人享受着优质的生活,共同创造属于自己的梦想。”该公司负责人对江北的未来信心满满。
本版撰文 潘晔 本版摄影 陈洁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杨友艺 实习生 管群 王月)记者从市公路局获悉,今年该局续建工程项目7个,工程概算总投资25亿元,已累计完成9.7亿元,其中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近...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