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居俭所著《李煜传》记述了南唐最后一代君主李煜的悲剧一生。书中以重墨描写了这位著名词人赏玩安徽歙砚的雅趣。
歙砚又称龙尾砚,是南唐一宝。歙砚因制砚石材产在安徽省黄山、天目山一带,因当时为歙州管辖的县份而得名。其中,以龙尾石的材料最为珍贵。歙砚石质坚韧细腻,温润莹洁,纹理缜密,发墨如油,抚之如柔肤,扣之似金声,具有不吸水、不耗墨、不蚀笔、易洗涤等优点,历史上曾被喻为价值连城的“和氏壁”。
李煜登基以后,歙州地方官向他贡献多方歙砚,并美言力荐砚工李少微。李煜封李少微为九品砚务官,令其继续选善材,制佳品,向禁中大宗进献。由于歙砚砚石深藏溪底,开采不便,李煜又下诏截流改道,方便石场采掘,以保证源源不断地供应砚石,遂使歙砚制作得到空前发展,名播海内外。
自幼酷爱歙砚的李煜利用帝王富有四海的特权,收藏了一座南唐独有的宝石砚山。此砚是由监造歙砚的砚务官李少微利用天然奇石,匠心独运,精制而成的。这座砚山,径长不过咫尺,前面参差错落地耸立着状如手指大小的36奇峰,两侧倾斜舒缓,其势如丘陵连绵起伏,中间有一平坦处,无数金星闪烁,自然排列成龙尾状。李少微因材设计施工,将平坦处琢磨成砚池,与四周峰峦相映成趣。放眼望去:群峰迭翠,山色葱葱,曲流回环,波光潋滟,既有黄山之雄奇,又具练江之俊俏,可谓巧夺天工。李煜对这座稀世砚山酷爱如命,特将山中景观分别命名为华盖峰、月岩、翠峦、方坛、玉笋、上洞、下洞、龙池等多处胜境。
南唐亡国之后,这座无价之宝的贵重砚山,散失到江南民间,转手多人,数易其主。据有关资料记载,先为宝晋斋主人所得,继而又为北宋著名画家米芾收藏,后米芾又以砚山与苏仲恭之弟换取甘露寺下的海岳庵。不久,被朝廷索入禁中。
北宋亡后,砚山相继为戴觉民及族人所得。至元代,砚山仍为戴觉民后人所有,被大都太乙真人所藏。
到了明朝,由于战乱所至,砚山不知落入谁手。至清朝顺治、康熙年间,砚山又为文学家朱彝尊所得。诗人王士祯在朱府内曾见砚山,后则不知去向,至今下落不明。
史林漫话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年来,黄山市屯溪区政协将社情民意信息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多条信息获市委和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2012年荣获全市政协信息工作一等奖。区政协制定完善了《信息宣传工作考核暂行办法...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