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诗歌的阅读是用心的,虽然随着心绪的浮躁,现在我诗歌的阅读量越来越小了,有时这让我隐隐的无来由地着急。诗歌所表达的意境,语句的凝练,音节的清脆,甚至无处不在的作者的性情等,是我看诗歌的一部分“标尺”。
读吴兰保的诗,让我既读到他的诗,又想到他的人,二者常常混杂,团为一处。兰保的诗隐含着他的性情在。在他的诗里,“惹花拈草”的章节不少。像这样意境醇浓的诗句无处不在,“此刻/语言/应该是一朵玫瑰/红红的/开着/你娟心兰慧的花瓣/芳香天涯我的孤独/目光炯炯/看见蜿蜒中的我/坚韧…… 谁的手/从我寂寞遐迩的幽静/采撷去了/朵朵含苞的韵律/如今疼痛阵阵/从心扉/盛开出玫瑰/满园郁香/没有足迹”,兰保的情怀融入诗句之中,流露出切身的痛惜和怜爱。兰保的“惹花”,把一位诗人对万物的怜悯和热爱,毫无保留地抒展出来。诗人对世界的认识和与世界的情感交流,诗人和自然的相遇及与四季风物的交谈,他的思想、情感、体验、哲理的思索、审美的眼界等等,都在诗歌中得到了展示。
兰保的诗作中,爱情诗占了一部分。爱情无疑是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多少爱情诗让人耳熟能详,诵唱不忘。兰保的爱情诗平实、淡朴,乍一看写得像民歌一样直白,实则蕴含浓郁。无论是粗犷的一摇一摆,曲曲折折,欲进还退,欲罢不甘,正写、侧写或反写,还是千回百转的内心折腾,欲止不能的徒劳挣扎,诗人都把爱情热烈而苦涩的味道,醉人而芬芳的气息,吟唱得迷人而精到。
兰保的诗,还蕴藏着叩问和犀利。像写祖国、河流、屈原、兵马俑、纪念碑等等。“我在水边/读你的篇章/清清的涟漪/潮湿手掌”(《屈原》),“纪念碑上/雕刻着的人/是活着的人/和星辰一样”(《纪念碑》),“如果这个世界/有泪水/我们去/擦去它/如果这个世界/有痛苦/我们去/甜蜜它”(《愿望》)。这些诗作,无论是低声的谴责,还是温婉的提示,都是诗人发出的、属于诗人的心声。低吼中的追问,诗人的声音从尖锐到潜厚,终至于平缓,这使诗人的诗风显得愈加成熟,情感愈加含蓄。在诗人的诗篇背后,都有着对历史的苦苦思索,对现实的无休止的纠缠,双脚站在深厚土层之上的诗人,举着一颗透明的心,以其沉郁和深厚的情怀,吟诵出一种精神不屈的歌唱。
兰保的诗歌中,还有许多描写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作品,这些诗篇,流露出作者追求和谐统一的静谧美的意境,间接地表达了诗人的志趣与流俗的不同。像《黄土》、《四月》、《时光》、《黄山》等等。
纵观兰保的诗歌作品,用可读、可咏、可叹、可唱来概括比较贴切。2010年孟夏的一天中午,我们几位小小的人物聚集一起——一处平和而日常的屋舍中——迎接远道来访的一位朋友,在兰保低调但真诚的操持中把酒叙话,度过几个琐屑却难忘的钟点,也使我对兰保的活动空间与诗意场面的过渡、拼装与链接,有了感性的认识。人们的平常生活,大都是安静而素朴的,而诗歌给庸常生活嵌上了一圈闪着魅人光影的光圈,让平庸有了诗意,让岁月多了色彩,让寂寞空旷显出繁闹。在诗歌路上行走的人,尽管心绪偶显“苍老”,但他们总会从自己的生存环境出发,又跳脱具体的场景与环境,思考诗歌和真实人生的交流与衔接,完成诗人对包括自我在内的大多数人生存状况的抽象体察和认知。
兰保说:“文学是一条风雪之路,蜿蜿蜒蜒。今天才知道,风雨跋涉二十年,似乎刚刚起步。”这正是兰保的潜力和动力。
新闻推荐
是去岱山湖参加“山水相亲会”,顺便体验下安徽最大的“水上航母”,还是走进智慧黄山的“秒杀”行动,抑或是自驾去九华,领略佛国独具特色的魅力?“五一”小长假马上就要到了,你还在为去哪儿而伤脑筋吗?...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