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9:40,云雨霏霏,黄山迎客松旁,记者回访徐东明。他是第十八任迎客松守护人,已经陪伴迎客松五年了。
与一年前本报“沿着小平足迹走”采访团采访他的情形相似,徐东明很忙,防护迎客松是他最重要的工作。络绎不绝的游客排队等候与迎客松合影留念,徐东明时时留意着它四周的情况,并提醒游客雨天注意安全,小心滑倒。
4月份以来,山上雷电、大风增多,徐东明的防护任务也增加了不少。“早晨6点多检查迎客松的枝枝节节,晚上照明再仔细察看,一般要到12点。”徐东明叙说每天的工作,语气很平和,“遇到大风天气休息得更晚,夜里也睡不踏实,脑中总绷着一根弦。”
这几个月徐东明还格外留神雷电:“迎客松有防雷网,雷电过后要仔细检查是否有损坏。”徐东明告诉记者,针对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专门为迎客松制定了防火防风等多个应急预案,细化了各种情况的防范措施,遇到紧急情况他们就能按预案迅速处理。
记者特意体验了他的一项工作任务:为松树穿“衣”。“竹衣”是由十几根一米见长的玻璃纤维材质的“竹条”做成的弹性防护栅栏,可以紧紧地包裹住松树,以防游客们频繁触摸松树造成伤害。记者抱起30多斤的“竹衣”,在徐东明的协助下,左手按住“竹衣”的一边,右手用力拉过另一边,裹住松树后,扣好两边再放下完成任务,由于雨水天气,记者手中湿滑,颇感吃力。这只是徐东明及其他队员日常工作很小的一部分,黄山随处可见的“竹衣”都是他们这样一件件穿上的。
五年如一日,徐东明记下的工作日志是他工作最好的写实。记者翻出2010年2月13日的日志看到:今日除夕,上午和队员一起打扫各处卫生。16:15开始下雪至晚间。21:20雪逐渐增大,树上形成少量积雪。开始对迎客松各枝条进行支撑,至22:05全部16条支撑都撑起。晚间安排了值班,三人一组对迎客松枝丫受压情况及下雪情况和支撑情况进行观察至天明。雪停,地面积雪7cm,树上积雪不多,枝丫轻微下垂,支撑正常。那一夜,徐东明和其他防护队员都是打地铺睡在迎客松旁的小屋内,轮流察看。
“继承伟人遗志,建设美好黄山。”这是一年前徐东明应记者要求欣然写下的心愿。徐东明,还有像徐东明一样的员工,在平凡的岗位上日积月累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黄山因他们而更美丽。·闫冲冲·
新闻推荐
黄山区公路分局为不断扮靓公路这一文明窗口,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坚持创新机制,上下联动,内外并重,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工作。以提高职工素质为关健。牢固...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