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李学军
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上海世界博览会即将拉开帷幕。在徽州区城北工业园内,一家企业正加紧生产,精心为世博赶制产品。
这就是市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黄山徽州竹艺轩雕刻有限公司。今年1月18日,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经营办公室将第108号特许产品生产商通知书授予该公司。
捧着那份轻飘飘而又沉甸甸的通知书,朱伟、朱泓兄弟俩感慨万千:从一个小作坊到而今拥资千万的竹雕工艺大型企业,十余年辛酸打拼谁人得知?走向世博大舞台、发扬光大徽文化,使命何其光荣与伟大!
1995年,兄弟俩同时初中毕业,拮据的家境却逼迫着他们必须做出人生中的第一次抉择,一个继续念书、一个辍学帮扶家庭。秋天开学,哥哥朱伟带着些许惆怅再次走进了那熟悉的校园,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努力,考上大学,不辜负弟弟的一番心意。弟弟朱泓一片坦然走上了拜师学艺路,他心底较劲:再苦再累也要帮助父母供哥哥完成学业。
朱泓跟着舅舅学起了竹雕。一捧起书本就犯迷糊的朱泓学手艺悟性可高了,不到两个月,他就独自用刻刀雕出了一只仿古笔筒。出师后,他在自己家里开起了小作坊。一年后,他带着第一批作品——4个仿古笔筒来到广州,以每个1500元的价格销了出去。他知道,他成功了。从此,一批批精美的竹雕工艺品源源不断地从这个小作坊流向市场。生意好了,一个人忙不过来。朱泓开始收徒弟,一收就是四五个。1997年,他注册成立了黄山徽州竹艺轩雕刻工艺厂。
弟弟事业小成,哥哥学业顺利。1998年,朱伟考上了安徽农业大学。之所以报考农大,学林区多种经营专业,为的是以后能帮上弟弟,他要把念的书带回来,兄弟俩一起用。
时间一晃而过,朱伟毕业了。他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边开网吧边帮弟弟做电脑设计搞网络营销。此时朱泓已收了30多个徒弟,并买下了一座二层小楼当厂房。生意虽说越来越好,但靠手工永远只能小打小闹,想大批量生产、销售,把企业做大做强不现实。
在一次产品展销会上,一台能在竹片上雕字刻画的机器吸引了他们的眼球,兄弟俩围着它看了半天,久久不愿离去。20万元,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最终,他们还是咬咬牙,拿出当时的全部积蓄5万元又借款15万元,将这台机器买了回来。有了它,竹艺轩如虎添翼,产量猛增、产值连翻。哥哥朱伟干脆关停网吧,全身心扑在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上。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机器由1台到5台再到10台……“竹艺轩”迅猛发展。2005年,他们离开了原来位于居民区中的那座小楼,正式搬迁至城北工业园。去年,企业实现产值3000万元。
与此同时,企业还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朱伟说,他最看重的是两个: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基地。因为他们有个心愿,要以竹、木为载体,传承、弘扬并把徽文化推向世界。
新闻推荐
4月18日,在黄山区甘棠镇兴村村,村民们聚集在村中广场上,自发为支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短短几个小时,便募集捐款2000余元。丁伯根/摄...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