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通的蜂农到全国知名的蜜蜂育种专家,现年36岁的于淑英实现了蜜蜂养殖的大跨越。一名初中毕业生成为蜜蜂育种专家,于淑英的智慧劳动最终酿出了甜蜜的生活。
来到于淑英家,她正忙着照顾自己的蜂群们。一只蜜蜂最大的体长不超过3厘米,外行人几乎看不出有何区别,于淑英却能分辨出这些小家伙不同的群属。“这些就是黄山中蜂了,属于吃苦耐劳型,蜜源多散他们都愿意去采集。这些是西蜂,喜欢集中蜜源……”于淑英看着自己的小家伙们介绍说。于淑英养蜂已有20年时间了,家在河南的于淑英在1989年结识了前来放蜂的屯溪区汉沙人朱国军,从此就与蜜蜂结下了不解之缘。
“刚开始养蜂时也很盲目的。”于淑英在讲述自己的养蜂之路时介绍说。1991年,于淑英开始跟着丈夫朱国军养蜂。为了养蜂,他们跑过云南,到过内蒙,哪里有蜜源就去哪里,吃了不少的苦头。为了能在养蜂上闯出名堂,两人每天就对着自己的《养蜂手册》琢磨。“那时候看到《手册》上说,一个花期蜂子养得好能产蜜50公斤,心里就老在想,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达到这个产量呢?”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于淑英在养蜂的过程中不断向其它的养蜂人请教。1990年,于淑英在北京香山放蜂时听说附近有个中科院的养蜂所,就一路打听着上门去了。在那里,她遇到了此生最重要的一位老师——刘先蜀。尽管有些冒失,刘先蜀还是详细解答了于淑英和朱国军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并打心眼里喜欢上了两位好学敏思的年轻人。这一次,于淑英在刘先蜀老师那购买了几只蜂王,回去看看会不会有好的效果。
购进蜂王后,于淑英的蜂群们确实有大的改善,采集的蜜量比以往要多得多。但是每次这么跑北京确实有点吃不消,而且于淑英发现,其它的养蜂人都没有意识到良种的重要性,她觉得这对发展蜜蜂事业是不利的。于是她想着是不是可以自己培育呢?没有技术,那就还是去北京找刘老师。于淑英再次来到了北京,刘先蜀得知于淑英想办养蜂场的想法大为赞赏。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一个普通的养蜂人能想着发展育种技术,办养蜂场,是个有上进心的青年。恰巧国家此时也开始了蜜蜂育种方面的研究,在刘先蜀的支持下,于淑英的养蜂场也纳入了全国五个育种基地之一。为了提高他们的育种水平,刘先蜀还赠送了《蜜蜂良种繁育》、《蜜蜂良种技术》以便小俩口学习、研究。
说干就干,于淑英开始了自己的蜜蜂育种事业。1993年,于淑英选择中蜂育种为主攻方向,多方筹措资金,与丈夫一同成立了黄山市种蜂科学研究所,建立了黄山种蜂基地。在之后的10多年时间里,他们走遍了黄山市三区四县和全国各地养蜂地点,收集了黄山市及整个皖南山区2000多群(箱)野生中蜂,掌握了改良中蜂种群的第一手科研资料。有时为了收取一群野生中蜂,一天要跑50多公里山路,将饥饿与安全置之度外。在育种过程中,于淑英坚持“真理第一”,不断实践、不断琢磨,在实践中丰富了中国蜜蜂育种的方法。2006年,经过多次筛选,“黄山中蜂”横空出世。该蜂种具有繁殖力强、抗寒耐热、性情温驯、蜂蜜高产和节省饲料等优点,在全国中蜂种群中品质最高,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与此同时,于淑英的西蜂育种也取得突破。培育出了西蜂混合三交种群“黄山1号”,完成了农业部“八五”计划科研任务。种蜂“黄山1号”经国家农业部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享誉全国养蜂界。
小小的蜜蜂酿出了甜蜜的事业。富裕起来的于淑英并没有忘记当初自己改变全国蜜蜂养殖状况的理想。对登门求教养蜂技术的养蜂人,她都是倾囊以授。十几年来,于淑英已为6万全国各地的蜂农提供优良种蜂种群和养蜂实用技术服务。仅2009年,就免费向全国蜂农解答技术难题,提供技术资料达到2万份。汶川地震后,于淑英更向灾区捐献蜂王良种价值达3万多元,为绵竹市受灾蜂农恢复生产提供了及时帮助。
·汪晶晶·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连日来,徽州区绿源苗木基地一派繁忙景象,运输车来往穿梭,林农们有的挥舞锹锄起挖苗木,有的捆苗运苗。“自去年9月以来,平均每月销售苗木在10万元以上,销售额比往年翻了三番。今年到目...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