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淮南 今日凤台 今日寿县
地方网 > 安徽 > 淮南市 > 今日寿县 > 正文

记忆里的中秋节

来源:淮河晨刊 2020-09-30 08:14   https://www.yybnet.net/

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给你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桌子美味佳肴和好吃的月饼;对父母来说,是对子女回家团圆的热烈期盼;对在外拼搏的人来说,是有家难回的乡愁。每个人的中秋节都有属于自己的回忆。

75岁的赵学志:

我小时候的中秋主题是吃和玩

今年75岁的赵学志是淮上区小蚌埠镇居民。在他的记忆里,中秋节是和春节一样稀罕的节日。“我们小时候是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的生活条件不好,平时能吃点好的机会不多,天天盼着过节能吃点好的。”他对记者说,童年的中秋,除了家人团圆赏月,最在乎的还是吃的怎么样。

“过中秋节,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月饼,馅料有五仁、豆沙、枣泥、芝麻,我最喜欢五仁,其中还有青红丝,味道特别好。”一说起中秋食品,赵大爷对记者说,除了必备的月饼,家里还会杀鸡、做糖馍。所谓糖馍,就是包有芝麻、糖的烙饼,外形呈扁平圆状,原本也是拜月的供品,后来也成为小朋友争相品尝的美食。

除了美美地吃上一顿,中秋节的掷火把游戏也是小朋友的最爱。据赵大爷说,节日当晚,他会和小伙伴相约到空地,点燃各自收集的废旧家什,然后向天上抛,比试谁扔得最高,“小时候,男孩子都比较调皮,想玩火会被大人训斥,但是,这个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允许玩的游戏。”据说,为了准备游戏,有的小朋友会提前好多天收集材料,各种破扫帚、刷锅把、烂布头都是小朋友的“抢手货”。

此外,赵大爷还说,当地中秋还有一个“偷瓜送子”的习俗。村里的小孩会在中秋当天,从地里采一个冬瓜,送给村中婚后尚未生育的家庭,祝福他们来年添丁进口,早日生个大胖小子。

如今,大半辈子过去了,昔日嬉闹的小朋友变成了垂暮老人,可是对赵学志来说,小时候的中秋节是他终生难忘的记忆,“现在生活好了,中秋的氛围反而不浓了。每次给孙辈讲过去的事,我就感觉自己的童年不比他们差。”

46岁的张利友:

全家团圆和情感交流更重要

“一年回不了几次家,今年中秋国庆叠加,当然要回家看看,给自己也放个假。”在津浦大塘公园西侧的长廊里,来蚌打工多年的装修工张利友正在公园等人,准备一道去雇主家里做工。

46岁的张利友来自淮南市寿县,是一名长年在外打工的自由职业者。六年前,他从江浙转战到蚌埠,一直从事家装行业的工作,多年的在外生活,让他对中秋节格外重视。“虽然蚌埠距离家里不远,各种习俗方言相近,但是妻子儿女不在身边,心里总是空落落的,所以,只要有回家机会,哪怕少挣点钱也要回去看看。”

据介绍,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张利友就长年在外打工,从事过的工作不计其数,早年在江浙工地,每天起早贪黑干活,工作之外除了吃饭就是睡觉,几乎没有业余时间,“当时,一年只能回家一两次,中秋有时回不去,只能打个电话‘解解渴’。”

随着手艺的熟练,2014年左右,张利友选择来到蚌埠,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虽然依然身在异乡,但相对过去干工地,他终于恢复了对时间的支配。或许是出于补偿心理,这几年每到中秋,他一定回家过节,“我现在想开了,挣钱图个啥?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如果不回家,人过得没啥意思了。”

聊起中秋的记忆,张利友坦言,童年的中秋记忆已然模糊,无非是吃月饼、赏月色、玩火把之类,反倒对近两年的返乡团圆印象深刻,“这几年回家,除了带上应景的月饼,还会带点外地的土特产,当然少不了给家里捎点钱。陪父母说说话,帮老婆做做家务,带孩子玩一玩,一家人好好吃一顿,再快乐地玩两天,团圆的目的就达到了。”

30岁的王家坤:

旅游成为中秋节的新内容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八天的假期当然到外地旅游去!”王家坤是一名90后青年,因从大学时就爱好旅游和美食,遂得了个“旅行小吃家”的外号。今年中秋节,他早早预订好了车票,准备一放假就立即出发。

小王虽然今年准备外出过节,但由于家庭注重传统,他对童年过中秋的记忆十分清楚。“中秋讲究团团圆圆,每年中秋,全家都会去爷爷奶奶家过节,大家围坐在一桌吃顿团圆饭,爷爷奶奶乐呵呵,大人们谈天说地地聊,我们几个小朋友,想吃啥就吃啥,还有的玩,简直就是‘家庭欢乐总动员’。”

中秋节当然少不了月饼。王家坤坦言,自己小时候最喜欢五仁月饼,不仅馅料丰富、口感好,而且还有喜欢的冰糖,每次都能吃上一两个。“打小就好这一块,现在月饼品种越来越多,但是尝过后,还是觉得老口味的好,百吃不厌,回味无穷。”

后来,小王通过高考来到厦门求学,又接触到了当地中秋“博饼”的习俗,让他的中秋记忆又多了一分异域风情。“因为离家较远,大学四年,我都和同学在当地过的中秋。”小王对记者说,所谓“博饼”就是一种小游戏,参与者通过轮流“摇骰子、比大小”的方式,博得奖品,由于是当地传统习俗,每次摇骰子的点数都有相应的奖励,一来增添节日气氛,二来寓意事事好运。

2014年,王家坤回到家乡工作,虽然中秋节年年过,但由于工作繁忙,家人团聚的机会反而越来越少,“步入社会后,整体被工作和生活琐事包围,过中秋变得越来越敷衍,感觉再也回不到小时候的状态了,一放假就喜欢出去玩,或许只有旅游,才能找到小时候的感觉吧。”

新闻推荐

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本报讯9月17日,淮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寿县召开。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许承通出席并讲话。许承通...

寿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记忆里的中秋节)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