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廖凌云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的榜样。2018年第四季度诚实守信类“淮南好人”、寿县正阳中学音乐教师李芳言不仅在岗位上关爱学生,在生活中也拾金不昧、助人为乐,体现了一名教师的良好道德风尚和崇高社会责任感。
2010年,李芳言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音乐系。早在大学期间,李芳言就乐于助人、热心公益,多次参加“三下乡”活动,经常到福利院、敬老院、聋哑学校做义工……
2010年9月,李芳言成为一名教师。她来到了寿县涧沟张郢小学,上班的第一个周一升旗仪式时,她发现学生们几乎都不跟着唱。一问才知道,孩子们没有学过。李芳言开始一个年级一个年级教,经过一两个月的零起点教学,孩子们都会唱了,从此张郢小学的校园响起了学生的歌声。除了教同学们唱歌,李芳言还给他们编排舞蹈、啦啦操……带领学生参加演出比赛。
在村小,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除了学习,他们更希望得到关爱。学校有留守儿童之家,每天下午放学还有周末,学生会到这里写作业,借阅书籍,吃住在校的李芳言就会一直陪着他们。李芳言会吹笛子,在留守儿童之家,李芳言还教孩子们吹竖笛。时间长了,李芳言和孩子们的感情也深厚起来。李芳言说:“在张郢小学不仅仅是我在陪伴他们,他们也在陪伴我成长。”
2015年9月,李芳言调入寿县正阳中学担任音乐教师。这里也有不少留守儿童,李芳言和学生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玩在一起,是他们暖心好老师、知心大姐姐。她经常默默地为困难学生垫付书费,捐献钱物资助贫困学生。她以她的一颗爱心唤起学生的自信心,扬起学生自强的风帆。
2011年3月5日,恰逢“学雷锋纪念日”,当晚9时许,李芳言乘坐出租车时拾到一个皮包,内有银行卡、存折本、多种票据以及现金近3万元。当时,四周没有一人知晓,她完全可以占为己有,但是,她没有动心,而是坚持在寒风中等候,但一直没等到失主,没办法,只好于次日一早把包交至交警部门。后经媒体报道找到失主,失主当即表示把全部现金赠与,被李芳言婉言谢绝。当年3月19日,实在难以表达感激之情的失主,将一面印有“拾金不昧,高风亮节”的锦旗送到了寿县教育局。直到这时,李芳言拾金不昧的事迹才不胫而走。
李芳言在三尺讲台上书写着自己的人生,没有惊天伟业,没有轰轰烈烈,却有着默默奉献,兢兢业业,她用实际行动对“德为人师”作出了生动的诠释,彰显了个人良好的道德风尚,展现出了满满的正能量,让人倍感温暖。
图:教学中的李芳言
(图片由本人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年来,寿县把脱贫攻坚作为最紧迫的政治任务,坚持走党建统领脱贫攻坚之路,为如期摘帽奠定坚实基础。坚持示范引领。寿...
寿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