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廖凌云
在寿县寿春镇,有这样一位好妹夫。大舅子生活不能自理,他不离不弃,精心照顾大舅子21年,成为大家争相传颂的孝老爱亲楷模。他,就是胡炳银,2018年第三季度“淮南好人”。
妹夫将大舅子接回家
今年68岁的胡炳银是寿县寿春镇人,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上世纪70年代,他与妻子杨秀勋结婚时,妻子就出了一个考题:“我哥哥是个残疾人,父母百年之后,哥哥怎么办?”胡炳银二话没说:“我们想办法照顾大舅子,绝不能让他成孤家寡人,我们应当接过接力棒,尽量服侍好他。”
胡炳银的内兄杨宏勋长胡炳银4岁。解放前,杨宏勋出生后不久就生病发烧,无钱医治,造成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从此告别了正常人的生活。他口吃,双手动作迟缓,双腿严重变形,年轻时只能做些简单动作。而由于残疾,他没有自理能力,也没有成家。
1996年,杨宏勋的父母去世。胡炳银就把他接过来,生活在了一起。杨宏勋生活不能自理,而胡炳银的妻子照顾一个大男人又不方便,因此,照顾大舅子起居饮食的重任自然落到了胡炳银的身上。此时,已经年过半百的杨宏勋身体状况一年不如一年,连给自己抓痒都成了一种奢望。在这种情况下,胡炳银始终把他的生活放在第一位,不离不弃。
悉心照顾多年无怨言
多年来,胡炳银生活极其规律。每天早上,胡炳银四五点钟就起床,给杨宏勋穿好衣服,帮助他解大便。然后给他做早饭,每天早晨伺候大小便和喂饭就得花去3个多小时。白天,每隔一两个小时,照顾一次小便。
虽然杨宏勋已经瘫痪在床,但胡炳银每天都把杨宏勋从床上到椅子上抱上抱下,让他的视野有变化,再看看一些有趣的电视节目。对于胡炳银来说,他所有的活动必须在30分钟内完成,且距离杨宏勋不能超过50米,这样才能保证杨宏勋的所有需要——喝水、抓痒、转身、上床、看电视等。
由于杨宏勋肢体长久无法运动,萎缩得特别厉害。但是多年来,杨宏勋没有得过褥疮。家里床单、被套都经常换洗。多年来,即使有朋友、亲戚聚会,胡炳银都不能离开,他放弃了所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爱好,围绕这个比自己大4岁的老人转。有人劝说胡炳银把杨宏勋送到养老院去,但胡炳银说:“苦也好,累也罢,只要我身体能动,就要和妻子一直将他照顾下去。”杨宏勋虽然整天不说什么话,但是特别依赖这个妹夫。
“老胡这人真不简单,多年来能坚持照顾瘫痪大舅子,一般人真不容易做得到。”邻居张女士提起胡炳银,连声赞叹。
2017年12月,72岁的残疾老人杨宏勋在家人的陪伴中度过了他在人间最后日子。“我很感激丈夫胡炳银,别人遇到这个事,可能躲都来不及,可是他照顾了哥哥21年,让他一直活到72岁,安然离世。哥哥的一生是不幸的,也终究是幸福的。”胡炳银的妻子说。
21年,7600多个日夜,胡炳银日复一日地照顾杨宏勋,让他得以平安终老。有人问他,是什么力量让他二十多年如一日地照顾偏瘫的杨宏勋?胡炳银平静地说:“也许是亲情的力量吧!”
新闻推荐
《安徽日报》11月5日6版报道 皖籍学子上海街头救病人 安徽日报通讯员 陈 彬 安徽日报记者 孙玉宝
今年国庆期间,江苏护理职业学院的淮南籍大二学生韩宝鑫在上海街头打零工。他通过心肺复苏术,紧急抢救一名心脏骤停的路人,这...
寿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