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新闻 凤台新闻 寿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淮南市 > 寿县新闻 > 正文

倾心扶贫为检徽增光 本报记者 吴 巍 本报通讯员 余 涛

来源:淮南日报 2018-09-03 23:02   https://www.yybnet.net/

连日来,“杨书记又回来了”的消息在寿县大顺镇袁湖村不胫而走,村民们都为这位好书记的回归感到兴奋。原来,随着寿县脱贫攻坚“五大专项行动”大走访、大排查工作的扎实开展,寿县人民检察院原驻袁湖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杨国彦主动请缨,回到工作三年多的袁湖村与干群并肩作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继续挥洒热血和汗水。

袁湖村农业经济结构比较单一,村集体经济相对较弱,为寿县深度贫困村。2014年11月,接到选派任务后,女儿出生才22天的杨国彦便驻村开始了扶贫工作,他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努力为检徽争光。

杨国彦虽是单位业务骨干,却未曾接触过农村工作。为尽快进入角色,他深入田间地头、沟渠塘坝、村民家中,查看农田水利设施,了解村情民意,认真细致调研摸底。一段时间下来,村里的经济发展和3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情况他便了如指掌。

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后,杨国彦与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讨论,针对致贫原因和制约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在统筹各方意见后确立了系列计划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了从基础设施、干部队伍、技术培训、环境整治等方面改善村容面貌。

“整天说扶贫,我们村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一次在杨圩村民组走访时,杨国彦听到了这样的反映。群众的愿望,就是工作的出发点。他及时将情况向院党组汇报,通过院协调争取,从寿县发改委争取以工代赈资金25万元,修建了900米长的水泥路。看到水泥路修到家门前,贫困户李传植高兴地说:“盼了不知多少年,咱家终于通了水泥路,如今生活方便多了!”

杨国彦一次次跑县扶贫办、交通局、农委、发改委等部门,争取、引进项目资金900余万元,对村内泥巴路、断头路、水塘、电站引水渠等进行了修建、改建。他协调镇水利站优先铺设安装进村入户的自来水管道,解决了4200亩农田灌溉用水和3400多名村民生活用水难题。他带领村两委充分挖掘梳理村集体资源,通过对村预留地、滩涂地发包,土地流转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渠道,使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零向10万元迈进的良好势头,为贫困村出列奠定了坚实基础。

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杨国彦和帮扶责任人根据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因户施策,组织接受知识快、就业意向强的李友侠等6名残疾人参训,培训期间还义务开车接送。他帮助赵冬冬等14名学生申报雨露计划;帮助李兆广等38户申报并安装分户式光伏电站;利用扶贫资金集中建造光伏电站,带动47户贫困户受益;引导李红等47户发展养殖业,成立合作社……通过产业带动,逐步形成了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联动发展,实现了村集体增收、特色产业和贫困户脱贫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年多来,杨国彦带领村两委班子以解决群众行路难、用水难、脱贫致富门路难为突破,不断加大扶贫力度,走出了一条富有成效的选派帮扶之路。杨国彦得到了组织的肯定,先后获得省社会扶贫先进个人、市优秀选派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标兵等荣誉;他也赢得了群众的良好口碑,“选派干部杨国彦,扶贫书记身来兼。摸清情况找难点,苦干实干冲在前。脱贫攻坚领头雁,辛劳群众记心间”,村民们汇编并在当地广为传唱的这段大鼓书是对他最大的认可。

新闻推荐

为“捞”儿子找关系不慎落入圈套

本报讯(记者付莉荣通讯员严翠)儿子涉嫌赌博被拘留,父亲情急之下“乱投医”,相信有“能人”可以帮忙将儿子“捞”出来,结果被骗...

寿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倾心扶贫为检徽增光 本报记者 吴 巍 本报通讯员 余 涛)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