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记者 范克龙
一块“问题”土地,曾让寿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刘道成困扰不已。
“国土部门批下来一块土地,与周边道路不衔接,不适合作为建设用地使用。但是地已经批下来了,只能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需要重新修路,修路又要占用耕地,最后土地一直闲置。”7月29日,刘道成对记者说。
类似因“规划打架”而导致项目夭折或久拖不决的情况并不少见。
“做土地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城乡建设规划,批下的土地不适合作为建设用地使用;做城乡建设规划的时候,也没有考虑哪些是耕地和基本农田。”刘道成介绍,过去城市规划包含多部门规划,侧重点各不相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总体纲要,城乡规划是对城乡发展建设空间的总体部署,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用地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或配置的长期计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为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这些规划出自不同的部门,编修时间、编制依据不统一,技术标准不统一,规划编制期限不统一,甚至在编制过程中使用的坐标系也不一致。规出多门,相互“打架”,严重削弱了规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造成空间管理无序、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
2014年8月,作为安徽省“多规合一”唯一试点县,寿县整合住建、国土、发改、环保、文物等部门的规划事权,对全域空间进行统一安排,切实划定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使目标、指标、坐标“三标”统一,编制一本《寿县总体规划(2013-2030)》,力求“一张蓝图”干到底,有效消除了“规划打架”等乱象。
“总体规划包含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绿色发展规划、交通规划、水利规划、文物保护规划等空间利用和管理,实现一个规划替代原有的多个规划。避免‘多规\’在城乡发展目标、发展规模、空间利用、产业布局等方面的矛盾。”刘道成说,“过去规划编修时间不统一,国土规划编修的时候,城乡规划不编修,有时候明知道有些地方不合理,受制于当时法律法规束缚也无法协调更改。现在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导多个规划统一编制,相关规划单位集中办公,统筹衔接规划编制过程中的进度、深度、技术标准、数据系统建构等技术问题,扫清了技术壁垒。” (下转四版)
(上接一版)
寿县是农业大县,地广人多,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为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寿县减少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化零为整"将建设用地向城镇附近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规划后共形成242个中心村、1464个自然村,腾挪零星建设用地向城镇附近集中,规模达94.76平方公里,保障了‘人口进城、产业进城\’的空间需求,实现了土地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刘道成说。
信息化平台建设,也是寿县“多规合一”探索的一大亮点。7月28日,记者在寿县规划局多功能室看到,一个醒目的大屏幕上,红、黄、橙、绿等颜色清晰地标示出全县各个区域、地块的用途,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以及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线路,一目了然。
“地块多大面积、基准地价多少、能做什么产业,打开电脑一清二楚。同时还引入了虚拟现实场景,根据规划建模真实地展现出建成后的效果;建设密度、容积率、绿化率等指标也都输入系统,建设报批时相关指标都可比对分析。”县规划局副局长杨宏霞说,“多规合一”信息平台系统由业务协同平台、智慧规划系统、各部门业务审批管理子系统构成,通过各类系统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多规”信息的集成和运用。
寿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仇恒明介绍,县里建立“多图联审、多评合一”机制,进一步完善审批服务流程,通过调整审批事项办理程序、合并部分审批环节等办法,实现了审批流程再造,变“各部门单独审批”为“多家网上联合审批”,申请人可以进“一家门”办“多家事”。“原来从项目立项到开工,没有大半年时间办不下来;‘多规合一\’以后,压缩到40个工作日,审批效率大大提高。”
新闻推荐
7月15日早晨,权金良从稻田地里查看秧苗回来,把从地里除的一大筐青草倒进猪圈。看着几头母猪一哄而上,权金良开心地笑了:“它们是我家的宝贝呀。”“有好的扶贫政策,就像输血,自己也要勤劳,就像造血,这样...
寿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