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 巍
在寿县茶庵镇茶庵村一座房屋屋后,70岁的村民张志胜站在围网围起的养鸡场边,一边寻呼,一边向地上撒下饲料。随即,正晒着太阳、悠闲觅食的鸡群迅速围聚过来,争抢啄食地面上的饲料。
“养鸡已经好几年了,直到去年才真正赚了些钱,现在都帮我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得知记者的采访意图,张志胜乐呵呵地叙了起来。张志胜说,他是一名退伍老兵,上世纪60年代在部队训练中受过伤,导致腰椎压缩性骨折,从此无法干重活;两个儿子早已成家并分家另过,他和老伴年龄大了,无法干农活,成了村里一般贫困户。
前几年,张志胜在自家屋后盖起鸡舍,用围网圈起空地,开始尝试着养鸡。那时,少的时候养几十只,多的时候一两百只,这样的规模挣不到钱,只能贴补家用。
“去年,镇里、村里都在对贫困户进行摸底调查,想方设法帮助大家脱贫致富。我是一名老兵,也是一名老共产党员,我觉得我要作一个表率,不能等、不能靠,要为自己想脱贫的点子,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实现脱贫。”张志胜说,他和老伴考虑到自身情况,觉得可以通过扩大养鸡规模来实现脱贫,因此在镇、村负责同志到他家来调查时说出了这样的想法。
因为已具备养鸡经验,张志胜扩大养鸡规模的想法,得到了镇、村的支持。在市委政研室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张志胜获得了4000元帮扶资金。利用这笔资金,他购进了600只鸡苗,自己动手扩大了鸡舍的规模。
规模扩大后,张志胜老两口养鸡的热情更高了,养殖中也更加用心。“人生活在干净整洁的环境里,不但心情舒爽、身心健康,而且减少了生病的几率。养鸡也是这个道理。”张志胜说,他每天都要打扫鸡舍的卫生,使鸡群生活在干净、清新的环境里,隔三差五还要对鸡舍进行消毒。
在养鸡过程中,张志胜发现公鸡到一块后特别好斗,经常有被啄伤的情况出现,有的鸡被啄得浑身光秃秃的。为此,他查阅资料、请教他人,最终在镇里孵化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为公鸡购买并佩戴上了特制的眼镜,从此鸡群里再没有发生过“斗殴”现象。
除了日常喂食饲料,张志胜每隔几天还要采来青草和青菜给鸡群喂食,他说:“这也跟人一样,天天吃一样的东西吃多了也就不想吃了,要经常换换口味。”
在老两口精心照料下,600只鸡苗里仅有少量没有成活。养殖3个多月后,这些鸡便可以推向市场。只要不下雨,每天早上4点多,老两口便起床逮上一二十只鸡,用三轮车载到镇上的集市上售卖。
“去掉成本,每只鸡能挣十几块钱,加上平时母鸡下的蛋也可以换钱,去年一年赚了九千多块钱,是前年收入的3倍!”张志胜从养鸡中尝到了甜头,一举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在这批鸡售出后,他又购进了200只鸡苗。
而今,张志胜购进的第二批200只鸡苗也已具备了销售的条件。对于下一步,张志胜早已有了计划,他已向孵化站送去200颗鸡蛋进行孵化,这比直接从孵化站购买鸡苗能省下好几百块钱;同时,他还将从孵化站购进一批公鸡鸡苗,“母鸡光生蛋、长得慢,公鸡好卖,价格高!”
【短评】70岁已经步入晚年,许多人会问70岁了能干什么?然而张志胜的事例告诉我们,只要有一颗自强不息的心,70岁了仍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张志胜只是群体的一个缩影,他们没有因为年龄大而自怨自艾,没有等、靠、要,我们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共产党员的担当,更看到了穷不坠志、致富靠自己的脱贫信念。只要有信念在,加上各级政府部门因户施策,脱贫攻坚战就一定能打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雪峰)3月中旬,人民银行淮南市中心支行联合淮南市公安局发布典型案例,警示信用卡诈骗犯罪。2016年6月22日,安徽霍山籍嫌疑人解某某持假身份证在淮南市寿县工商银行南街营业部办理银行卡,因...
寿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