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鹏
淮南市是一个传统的老工矿城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社区、街区建设如火如荼。但是在淮南市仍有部分老旧的危楼存在,甚至还有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苏联援建的房屋至今仍然有人居住。年久失修的老旧危楼给居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隐患。
今年,淮南市为及时排除各类房屋安全隐患,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省住建厅相关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老楼危楼安全排查整治工作。计划用一年时间彻底摸清淮南市老旧危楼实际情况并进行整治。
为快速推进该项工作,5月18日,市政府召开了老楼危楼安全排查整治工作专题会议,对该项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5月30日,领导小组办公室又组织召开了全市老楼危楼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宣贯暨业务培训会,全市六区两县住建、房地产管理、乡镇、街道及淮南矿业集团等单位60余人参加了宣贯、业务培训会议。今年4月,为明确各方责任,市老楼危楼安全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再次就开展老楼危楼安全排查整治工作下发紧急通知,通知对老楼危楼排查范围、内容和工作重点进一步做了明确,并要求各县区要充分认识开展老楼危楼安全排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所有、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担负起管理责任。同时要求发挥乡镇、街道和社区的力量,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房屋产权人、使用人主动做好安全排查、隐患上报和危房除险工作。
据市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统计,截至目前已排查房屋14613栋,14323万平方米;疑似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为3371栋,经确认的为211栋。
市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介绍,在排查过程中淮南市老旧危房主要问题在以下方面:
——淮南市为煤炭资源型城市,存在大量采煤沉陷区,虽然沉陷区治理已进行多年,但目前淮南矿业集团经济状况下滑,还有一定数量沉陷区危房未得到有效治理;
(下转四版)
(上接一版)
——刚划入淮南市的寿县目前老旧房屋主要集中在老城区。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遗存,从2008年开始至今,县对老城区各类建设,包括个人、单位各类房屋的维修、翻建一律停止审批。确属危房的,必须经属地政府、县文物、住建、城管、房产、国土等部门联合现场勘察、集体会商提出方案,报请批准后方可按原面积进行维修或翻建。因此,老城内不同程度地存在超过正常使用期限的房屋。特别直管公房、文物保护房屋因维修资金不足,造成部分危旧房屋不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建设行为不规范、建设标准低造成质量隐患。上世纪8、90年代,由于部分建设单位存在设计标准低、工程造价低,建设过程中原材料进场和施工质量把关不严,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管理不到位等,造成房屋工程质量低。目前已不同程度的存在安全隐患;
——管理不到位形成新的危房。由于住户使用不当,野蛮装修,特别是砖瓦、砖混结构房屋装修过程中擅自扩建加层,增加荷载,穿墙打洞,破坏主体结构等,不同程度地形成了新的危房。
为将老旧危房排查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淮南市下步将进一步明确在老楼危楼安全排查整治工作中的自查、排查、鉴定、整治各环节中的责任,加强技术力量、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排查整治工作。乡镇、街道等基层组织进行任务分解、抽调专门人员进村入户,一户一户的开展摸排;在全面排查基础上做好老楼危楼信息建档工作,完善台账,做到“一楼一档”;按照时间要求及时上报“排查工作月报表”和“整治工作月报表”到市老楼危楼安全排查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政府也将适时开展专项督查,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县、区或单位予以通报、约谈。市老楼危楼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组织相关部门对重点区域、单位开展抽查,发现问题、督促及时整改,对因工作不力,敷衍塞责导致安全事故的,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按照“产权有归属,管理有载体,运行有机制,工程有效益”的管护原则,寿县大力推行灌区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证、使用权证、管护责任书“两证一书”制度,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养护逐步走上了...
寿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