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新闻 凤台新闻 寿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淮南市 > 寿县新闻 > 正文

育秧工厂出力 灾后补种及时

来源:安徽日报 2015-07-11 16:47   https://www.yybnet.net/

■ 本报记者 袁野

7月10日,记者来到寿县迎河镇,沿路看到因为连续大雨而泡在水里的受灾稻田,而在水已经退去的稻田里,补种上了绿油油的新秧苗。“幸亏镇里的育秧工厂,否则我这田哪来得及补救啊。 ”一位农民告诉记者。

在迎河镇育秧工厂里,工人们忙着筛土、装土、撒种、浇水、覆土,而急着购买应急秧苗的农民则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工厂负责人顾军忙着和前来购买应急秧苗的农户交谈。

来自寿西湖农场的朱广明已经排了一个上午的队了,他说:“6月底开始连续不断的大雨让农场2000亩稻田被淹,其中更有500余亩直接绝收。我们农场原来是采用直播的,受灾后补种直播来不及了,必须使用机插秧补种了。经人介绍,我们才找到顾老板家的育秧工厂。昨天已经拉走了100多亩秧苗,今天来希望还能再多买点。 ”

而来自寿县丰庄镇湖沿村的孟凡军等人拉着150盘秧苗准备回去补种。孟凡军告诉记者,前几年如果发生类似的水灾,水退之后根本来不及补种水稻,好好的水田只能补种玉米、绿豆等作物,损失惨重。“今年没想到县里准备得这么充分,我算了一下,加上农保的补贴,只要不再遭灾,我们家今年没有损失。 ”孟凡军说。

“从6月底开始,县农委指导我们紧急培育应急秧苗,育秧工厂67个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总算保障了一部分应急秧苗的供应。 ”顾军说。寿县遭受水灾的时候,当地农委和迎河镇政府在组织防汛护堤排涝的同时,及时安排适合寿县生产自救的品种,并协助育秧工厂调集相关的农资。

今年,寿县因为持续大到暴雨天气,造成了全县农田58万亩受灾,其中19.4万亩绝收。为了尽可能减少损失,寿县采取了间苗移栽、“早翻晚”改种以及加强田间管理等生产自救措施。而育秧工厂成为了生产自救的主力军,从2011年开始,寿县已累计建立标准化育秧工厂123座,集中育秧3500亩,可推广机插秧35万亩。 2015年,寿县还计划新建标准化育秧工厂46座。

新闻推荐

寿县古城开通公交车

本报讯(记者 袁野)自8月19日起,寿县古城结束了没有公交车的历史,古城区和新城区之间开通了6条公交线共42辆公交车。近年来,寿县县城面积逐渐增大,城区有限的道路资源已无法适应快速增长的机动车数...

寿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舞起花灯迎新春2016-02-03 15:20
猜你喜欢:
评论:(育秧工厂出力 灾后补种及时)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