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庄墓镇金桥村看到,在一片流转的平整麦田里,专业的叉草机正在收集秸秆。“这是今年花了10万元新购的机械,专业叉草,三个人半天的活,机械只要半小就能搞定。"来自寿县的农场主朱长进坦言,今年他流转的1500亩土地,小麦种植了有1000余亩,全部实行了机械化收割。“这些秸秆准备离田堆腐,生成有机肥,作为秋季农家肥,可以节约肥料近5万元。"朱长进信心满满地说。
庄墓镇金桥村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中,积极引进种粮大户,把小田变大田,集中流转大户,便于机械联收联耕,更利于秸秆集中监管。“前两年,这块一千多亩地,每到禁烧时期,六七个人24小时蹲守,时不时还会冒出一把火。"包片村干部李红说,今年,他只要盯住大户,一个人就可以轻松地完成监管工作。据了解,目前金桥村4000多亩土地,通过引进种粮大户、经果林苗木公司,流转出去近3000亩土地,全村秸秆禁烧工作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防止秸秆焚烧,最可行的办法是秸秆还田。为此,庄墓镇农民正试验推广一项新技术——麦田免耕水稻直播技术。借助该技术,农民将小麦秸秆粉碎还田后变成肥料,以满足直播水稻生长的“营养"需求。
据了解,今年秸秆禁烧工作中,庄墓镇极推广麦田免耕水稻直播技术,在小麦收割前1~2天,把水稻种子均匀地播撒在麦地里,每亩播种量2公斤左右;通过人工或机械收割小麦时的踩压,帮助水稻种子落入泥土中;小麦收割时留茬低,一般不超过10厘米,秸秆粉碎且在田地中铺匀;收割后灌浅水使土壤湿透,待水稻发芽后再灌水施肥。“请人插秧一亩田每人每天200元,土地翻土旋耕费用在50-60元,提水约要30元。"庄墓镇枣林村村民谢光喜算了经济帐,虽然亩产歉收在200斤左右,按正常收购价每斤1.3元,损失也就230-240元,“但免耕直播省工省时省水,还省钱。"目前,庄墓镇在张圩、侯集、薛桥、徐岗等村推广了5000多亩免耕直播水稻模式。实现变堵为疏,从源头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有效缓解秸秆禁烧压力。图为朱长进驾驶叉草机正在作业。
(胡松 杜刚)
新闻推荐
告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进一步扩大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干部选好、选准,根据《干部任用条例》关于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的规定,现对拟提拔担任...
寿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