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少年小皓(化名)拿到电脑入门书爱不释手,“先自己自学,等身体好一点到学校学习电脑技术,将来也有个一技之长。”14岁的小雅(化名)也很高兴,因为患白血病做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怕感染,她经常不能去学校,“有了课外书,就能在家里看,不会那么着急了”……7月15日,由安徽省红十字会推出的“益行计划·益起来圆梦”公益活动正式启动,五支爱心小组分赴合肥、安庆、黄山、六安、淮南、滁州等地,探访30名贫困患者,帮助实现他们的心愿,记者跟随首批爱心小组见证圆梦行动。
老伴起不了床现在吃饭容易多了
王如菊,今年71岁了,六安市寿县炎刘镇圣井村人,老伴患慢阻肺已经快十年了,而且一年比一年严重。一直以来,王如菊老人都在照顾着老伴,没想到去年眼睛患上了白内障,特别是左眼,看东西越来越吃力。今年,王如菊通过省红十字会的公益项目,及时进行了白内障手术,“原来都不敢出门,现在啥都能看清。 ”
王如菊老伴的病从三四年前更加严重,这两年只能卧床,几乎起不来了,记者看到他的双脚已经浮肿、腹部也有腹水。“每年都要花一两万看病,家里只有靠自己种的西瓜、辣椒卖点钱。 ”前一段时间,几个孩子一起把父亲送到合肥市的医院检查,由于病情非常严重,不得已放弃了治疗。
现在,王如菊只想好好照顾卧床的老伴,“现在每顿吃不了多少东西,一天要吃四五次,上次村里问我想要啥,我就想有个微波炉,把饭菜放里面一会就能好。 ”这一次,“益行计划·益起来圆梦”志愿者为老人送来了一台微波炉、一台冰箱,还有米面油,“这下可方便了,老头子吃饭也容易多了。 ”
有了电脑入门书一定要学个技术
16岁少年小皓 (化名)是六安市寿县三觉镇人,2011年被确诊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为了给他治病,父亲马德祥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借了几十万元。得知省红十字会的“益行计划·益起来圆梦”活动后,懂事的小皓说,他想学习电脑操作,等将来身体好一点,有一技之长可以找份工作,帮父亲把债还了。
当记者见到小皓第一眼的时候,跟普通的初三男孩没什么区别。可就在他上初一的时候,连续发高烧吊水没效果,而且身上到处青紫,父亲马德祥把他带到合肥看病,“只要还有机会,做父亲的绝不放弃。 ”经过四个疗程的化疗,小皓的病情没有得到缓解,医生建议他做造血干细胞移植。 2012年5月,一份配对的脐血造血干细胞将小皓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现在,小皓身体恢复得还不错,已经不需要再吃抗排斥的药物了,但是,“由于抵抗力比较差,最怕感冒发烧等感染,一旦感染容易引起肺部疾病,所以现在还没办法回到学校。 ”小皓说,“有的时候遇到村里当时一起上学的同伴,现在初三毕业马上进入高中了,心里还是很羡慕的。 ”
由于小皓还需要照顾,原先在外打工的马德祥不敢再出远门,只能在家务农,在附近镇里打打零工。懂事的小皓也在为自己的将来打算,“自己的身体不好,重活干不了,如果能学习电脑操作,将来能自己养活自己,就不要让爸爸那么操心了。 ”
志愿者为小皓送来了电脑入门的书籍,小皓爱不释手,“先自学试试看,不行的话等身体好一点,再找个学校好好学。 ”
这些课外书真好看
当省红十字会 “益行计划·益起来圆梦”的志愿者给小雅送来了各种课外书时,她迫不及待地马上打开翻看起来,“真好看,谢谢哥哥姐姐! ”小雅今年只有14岁,2010年因白血病住院118天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手术后回到家里的前两年为了防止感染,基本不能出门,也不能上学。
去年,小雅的身体状况终于能上学了,她走进了5年级的课堂。可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最怕被感染,“小雅单独住一个房间,里面还有紫外线消毒灯,要经常消毒,窗户也需要多打开通风,拖地要加84消毒液。”小雅的父亲说,最担心女儿被传染感冒,一旦感冒很可能导致肺部感染,严重时会致命。
小雅虽然上学了,但不能上体育课,而且也不能出远门,为了防止被传染上感冒这样的常见病、多发病,只能经常请假待在家里,“现在有了课外书,就能看到外面的世界,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也不会着急了。 ”
张曼婷张林张永 文/摄志愿者与小雅合影留念
省红字会工作人员、志愿者帮助实现了小皓的心愿
新闻推荐
寿县“阳光半岛”寻找“接盘手”首次债权人大会召开 住宅最早明年6月交房
首次债权人大会召开 住宅最早明年6月交房
寿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