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淮南 今日凤台 今日寿县
地方网 > 安徽 > 淮南市 > 今日淮南 > 正文

人口普查二三事

来源:新安晚报 2020-11-25 11:10   https://www.yybnet.net/

□淮南赵闻迪

“大国点名,没你不行!”走在初冬的街道上,听到这句热情洋溢的宣传语,心中顿时升起一丝自豪,因为我是大国的一份子,因为我参与了这次人口普查。

大概一个月前,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启动,镇人口普查办公室分配给我们单位五百户普查名额。领导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我和另外两位同事。开头那阵子,我们三人上培训课、张贴宣传标语、电话提醒、发放宣传单、绘制普查区建筑图、计划普查路线,忙得不亦乐乎。每次到住宅小区发放宣传单都会有人围过来问:“人口普查又开始啦?”“什么时候入户登记?”“除了户口本、身份证还要准备哪些材料?”“下周我出差,不会影响登记吧?”……最有意思的是一对祖孙,萌娃奶声奶气地问爷爷:“我也要登记吗?”爷爷说:“那当然啦!你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咱们的接班人!”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接受完“入户礼仪”培训,我们开始第二步工作——入户摸底。我们负责的小区是老小区,没有电梯,六七层高的楼房,一层一层往上爬,第一天跑下来,我的两条腿就酸软得抬不起来了,一看手机步数,我的天,将近两万步,是平时的四倍!再一看普查群里,绝大部分都是这个步数,还有将近三万步的,原来,有的普查员负责的区域更大更偏更远。我给那位走了三万步的普查员点了赞:“辛苦啦!”他回复道:“虽然累了点,但感觉很充实、很有意义。”

入户摸底考验人的耐心、毅力和责任心。有的住户上班早、有的住户下班迟,这就需要我们利用中午或晚上的时间上门登记;有的住户上倒班,作息不规律,我们就得多跑几趟;有的住户外出旅游、出差,我们在门上留下《致住户的一封信》和留言条,等他回电话;有的住户在本地常住,但户口还在老家,这就需要我们做好数据比对……

通过入户摸底,我见识了各行各业的人和形形色色的人生。晚上整理白天采集的信息和数据时,一张张面孔、一句句话语、一幕幕场景,就会鲜明地浮现在眼前。比如,有一户人家,年轻的妻子不远千里跟着丈夫来到本地定居,丈夫在工厂上班,妻子照料两人的生活。他们不大的屋子被拾掇得干净整洁,墙上挂着风铃和结婚照,餐桌上放着花瓶和一本《备孕手册》,厨房里炖着肉汤,香气扑鼻。提起这里,女孩笑出两个小酒窝:“环境好、美食多、人也热情,我喜欢这儿。”话里话外透着满意和甜蜜。比如,有一户人家,夫妻两人六年前从村里来到镇上做早点生意,起早贪黑、忙忙碌碌,日子越来越红火。夫妻俩粗糙的脸庞和眼角的皱纹,掩盖不住眼中的笑意与希望。比如,有一户人家,丈夫在私企上班,妻子一边陪读一边在网上做兼职。大女儿去年考上省重点大学,小女儿今年上高二,成绩也很好,一家人的日子虽不富裕却十分安稳、幸福,而且越过越有奔头。再比如,有一户人家是三代同堂,老人带孙子,儿子儿媳妇在外打拼。老爷爷身体硬朗,十分健谈,说他当年在矿上下井时也经历过人口普查,那时人口普查不像现在,能用手机、电脑填报。时代进步得真快,什么都变得方便、快捷了,就连下井挖煤都用机器代替人力了,矿工只需要拿着遥控器按按钮就行了……老爷爷很高兴跟我们聊天,打开了话匣子,老奶奶洗了一盘苹果,硬塞到我们手里……

透过普查表上的信息和数据,我仿佛看到一个个充满希望的家庭,一幕幕欣欣向荣的图景,汇聚起来,不就是一幅祖国蒸蒸日上的大图景吗?

新闻推荐

他,逆流而上勇冲锋用“蓝色硬核”书写优异答卷本报记者 柏雪

灭火救援中,他是敢打必胜的铁血男儿,工作18年,先后参加过2012年蚌埠“5.27”八一化工厂爆炸、2014年亳州“7.10”古井酒厂大...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人口普查二三事)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