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2秒有一中国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有一名中国人死于脑卒中……脑卒中被称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致残和致死疾病。根据《中国卒中报告2019》发布的信息,中国脑卒中死亡率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率的22.3%,在脑卒中死亡率中,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脑卒中呈现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医疗费等“五高”特点。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也是中国人常说的“中风”,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病的总称,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60%-70%为缺血性脑卒中,30%-40%为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又称为脑梗塞。由于脑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或随血流带来栓子堵塞血管,使血流堵塞。常见原因是脑血栓形成;多有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病史,常在休息、静止或睡眠等静态时发病,发病前可能有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
出血性卒中是由于高血压、脑血管硬化、或脑血管畸形导致脑血管破裂,使脑组织损害,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头痛、呕吐或偏瘫。常见为脑出血,多见于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多在情绪激动及使劲用力等动态下突然发病,进展迅速。
脑卒中如何快速识别?
中风“120”,三步快速识别。“1”看,看脸部是否对称,嘴巴是否歪斜;“ 2”查,查胳膊是否有力,能否抬起;“ 3”(聆)听,听说话口齿是否清晰。另外,也可根据国际公认的卒中快速评估法“FAST”来识别。“ F”,指FACE(面部)。让患者微笑,正常情况下两侧的口角是基本对称。“A”,指ARM(手臂)。让患者抬起双臂。正常情况下两侧上臂能一同抬起,持续在10秒钟以上。“S”,指SPEACH(言语)。让患者重复一个简单句子,如出现口齿不清,复诉困难,或用词错误等。“T”,指的是TIME(时间)。如果有以上任何症状突然发生,即刻拨打120,快速送到附近有中风救治能力的医院。
请记住这个简单卒中口诀:“言语含糊嘴角歪,胳膊不抬奔医院”。
缺血性卒中如何救治?
据统计,缺血性脑卒中占到脑卒中的60%-70%。一旦发生缺血性卒中,脑细胞就会缺血缺氧并坏死,每延迟1分钟再通,有190万脑细胞损害。全脑一旦血供中断,6秒内神经细胞代谢受影响,10~15秒内意识丧失,2分钟内脑电活动停止,持续5分钟以上则脑细胞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
大多数缺血性卒中是由于血栓栓塞引起的颅内血管闭塞,使血管再通是合理的治疗方法。时间就是大脑。自发病起,3-6小时以内为黄金救治时间。因此,越早开通,患者获益越大,风险越少。而开通脑血管方法有药物溶栓及机械取栓。
据了解,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治疗超早期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方法。溶栓治疗,可以溶解血栓,使得闭塞的动脉再通,降低残疾率,近50%患者治疗后功能可以完全或部分恢复。指南推荐对于对缺血性卒中发病3-6小时内且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应尽快给予静脉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要选择有溶栓能力的医院。指南建议有溶栓能力医院应具有以下等条件:能够做24小时CT扫描;已建立起救治卒中的标准操作流程,包括静脉溶栓方案;受过专门溶栓训练的医护人员或独立卒中团队等。
积极预防卒中发生
卒中危险因素可分为不可干预危险因素和可干预危险因素。不可干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种族、家族遗传史;可干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吸烟酗酒,及其他不良生活方式。
据了解,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63%-84%脑卒中病人都有高血压,高血压可引起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心脏病心房纤颤者发生脑卒中危险比正常人增加5倍。长期吸烟者发生卒中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6倍,戒烟者发生卒中的危险性可减少50%。无论一次醉酒或长期大量饮酒,都会增加脑出血的机会,每天酒精含量超过60克时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明显增加。肥胖可通过升高血压间接影响脑卒中的发生。经常运动的人患脑卒中的概率明显减少。以每天快走30分钟为例,脑卒中的概率可降低30%。
因此,从卒中危险因素来看,市民可从可干预危险因素方面做起,积极预防卒中发生。比如,合理的膳食,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适度体力活动,防止体重超重;定期体检,有中风先兆症状者,及时就医;“三高”患者、心脏病患者要遵从医嘱,规范用药等等。
淮南新华医疗集团北方医院卒中防治中心宣
本报记者 张明星 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2020年10月份“安徽好人”评选结果揭晓,跪地抱残疾乘客上下车获网友点赞、多次善行义举温暖人心的淮南公交公司...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