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翔
为保障公民人身安全和健康,有效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市容环境,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淮南市养犬管理条例》自2020年6月1日起施行。淮南人遵守的情况怎样?是否令人满意呢?
近日,笔者走访淮南市一些小区和公园看到,仍有不少市民遛狗不牵狗链,任犬只到处乱串,狗儿晃耳吐舌大摇大摆穿行在人群密集处,冷不丁窜到三五岁的小孩跟前,引得行人纷纷侧目;也有主人牵着狗儿四处溜达,小狗随处“方便”,狗主人并不做清理,遂带着犬只徜徉而去……暑热难耐,类似不文明的养犬行为给公共卫生和环境带来影响,令人皱眉。
政府行政条例三令五申,可仍有一些人视而不见,其后暴露的是一些市民一贯不讲文明、自由散漫的作风。这些人或不顾他人感受,视行政法规如无物;或凡事心存侥幸,认为一点小随意没什么大不了,真碰硬时再说。由此,公共环境及场合似乎永远都是他家的“一亩三分地”,只要没人管,想怎么来怎么来,如遇有人管,对不起,你姓甚名谁?你是政府的人吗?你是来执法的吗?好的,好的,我一时疏忽,下不为例……可等到下次,如果没人管,他依旧我行我素。
这样的人,难道就没办法治他吗?在网络何其强大的当今社会,治这样的人其实就是举手之劳。
愚以为可以政府与市民联动,建立监督举报机制。相关部门可以为每条宠物犬建档立册,登记狗主人姓名,要求狗主人给宠物犬悬挂标牌,狗主人或相关人携犬出行时如有不文明行为,市民可以劝说,如劝说无果可手机拍摄取证并记录宠物犬标牌,然后向主管部门举报,主管部门再依律处罚处理并进行不文明公示——罚一罚,再臊一臊!不管怎么样,都是想把行政法规真正落到实处,产生强大威慑力,让人人遵规守法,文明养犬,让公共卫生和环境都更美好。
城市养犬管理条例的实施,划定了不文明养犬的“红线”,是向与城市文明格格不入行为再次敲响的“警钟”,应当成为整治不文明养犬的“严律”,也应该成为给这类行为下的“最后通牒”。整治不文明养犬,必须“一鼓作气”,否则“再而衰,三而竭”,恐难见效。
环境影响人,习惯成自然。说到底,不文明养犬要标本兼治、釜底抽薪,还要靠长期加强文明宣传和市民素质教育,形成浓厚的社会文明大氛围及亲友提醒小氛围,让养犬人长期置身这种教育与监督的环境中,同时也时时照照镜子,提升自身觉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孙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连日来,汛情牵动着淮南人民的心。不少爱心机构、企业通过市慈善协会捐款捐物,送往防汛一...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