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玲
7月7日,2020年高考第一天,和往年一样首开的语文成为焦点,上午11时40分,从一中考点出来的考生小戚对于第一场考试看得很平淡。他觉得试卷整体还算在预期当中,很多同学都觉得作文比较难,这可能和自己预想的有很大不同。谈到高考作文,小戚称,往年高考作文都会押题,今年也不例外。同学、老师想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想到了抗疫、想到了中国青年,却败给了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不过小戚称,他主要围绕眼界和格局来写的,应该能压住主题。对于其它试题,小戚称和平时做的模拟卷都差不多,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很中规中矩。如果非要说不一样的地方,大概就在阅读理解,平时老师比较强调人物、主线、环境等大方面的理解,而这次考查的是例如心理活动、细节描写等细微的方面,要求考生对文章有更深的感受和理解。
考生们对于语文试卷的难易有自己的理解,那老师对于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又如何看?高考作文如何下手?对于明年的准考生来说有哪些借鉴之处?淮南二中的语文老师薛捷谈了自己的看法。
薛捷表示,从整体来看,今年高考全国卷继续遵循考纲,分别设置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及作文四大板块,将新课标中语文学科里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等四大核心素养渗透进试卷中,重在考查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如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审美鉴赏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等,综合性很强,应用型导向明显。整体比较平稳,立足育人根本,弘扬时代主旋律,注重能力和素养。从难易程度上看,今年的题型题量、试卷结构、试卷难度,都保持了相对稳定。变化体现在文学类阅读选的是海明威的小说《越野滑雪》,全国1卷已经连续六年都没有考过外国小说,今年可以说是个突破。
“如果说难,可能很多考生都觉得这次作文题目是他们始料未及的。大家都觉得今年会考抗疫,没想到却考了三个历史人物。”薛捷说,“其实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综合考查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等六项关键能力。”薛捷表示,今年的作文题可以说是开放性和限制性并存,只要学生紧扣材料阅读,然后分析立意,基本不会走题。从形式上,与前两年的命题形式一致,也是材料+明确的任务要求,材料内容是学生熟悉的三个历史人物的故事;从开放性来看,材料内容和题目要求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材料既有齐桓公、管仲、鲍叔牙君臣合作、共成霸业的历史性陈述,又有后人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论,学生只需要任选一个感受最深的人物来写,写作范围较大,选择角度较多,让学生有话可说。如果学生能在感受评价历史人物的基础上,联系自身与现实,思考个人未来发展,作文就会有深度,可能就更容易获得发展等级的高分;从限制性来看,写作主题和任务具有限制性,学生需分析这三个人物身上不同的特性和精神品质,写作任务是发言稿,继续去年的应用文体,学生要注意发言稿的格式和发言的对象,还要注意发言的场合,是班级的读书会上。这些限定要求防止了套作,强化了作文的应用性,贴近生活,也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度考查,以后作文仍要加强应用文体的训练。
对于即将升入高三的准考生来说,薛捷提醒,在学习语文时还是要紧扣课本,夯实基础,搭建学科知识体系。例如学习课本文言文,从实词虚词文言句式文化常识稳步积累,建立系统的文言知识体系,肯定无惧高考。
同时要扩大阅读面,关注时事热点,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近几年,高考阅读试题和作文命题贴近时代和现实生活,紧贴国家与社会,将重大的社会生活事件有机融入试题,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人生和国家,关注青少年成长,尤其是思想教育和健全人格,弘扬主旋律。所以建议多关注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网站报刊的文章,尤其时评专栏,积累丰富的素材,并对素材进行分类整理,在多看多写中增长见识,培养深入的思考能力。
新闻推荐
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今年的高考作文是一篇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作文。在首科语文考...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